欧美老而弥坚
几乎所有看过《王牌特工》的观众,都会对片中前007绅士间谍风格、B级片打斗场景、略显脑洞却让人捧腹大笑的各种情节津津乐道。故事还是英雄拯救世界的那种显而易见的逻辑发展和剧情编排,但片中英国特工片浓浓的绅士情结成为电影最好的发酵剂,干脆利落的动作设计令人赏心悦目,前后呼应、草根逆袭式的情节发展最能引发年轻人的斗志,配上英式英语、长柄伞、牛津鞋、斗牛犬、虽然面瘫却帅得掉渣的科林·费斯等大叔级“老戏骨”,以及想象力爆棚的战斗桥段如交响乐爆头场面,几乎令所有观众目瞪口呆。
影评人衡·Isabella告诉记者,为什么这些欧美超级英雄大片沿袭着惯用的套路,却依然能在国际电影市场中老而弥坚,依然能让观众心动欢喜、无法自拔,“英雄拯救世界是每个人心目中永远无法忘却的童年幻想,欧美电影人每次都能在旧瓶里,用想象力装点新鲜玩意,而这些在中国本土电影中,近乎于没有。我们的观众,要么沉浸在明清的情仇恩怨里,要么就泡在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的桥段中,连喜剧片都是靠一些老梗拼凑,笑完再也不会被提起。”
中国缺乏英雄
中国的大银幕上有超级英雄吗?闭上眼睛数一数,好像都是“吃老本”的英雄呢!孙悟空、哪吒、黑猫警长、葫芦兄弟……连曾经在去年底贺岁大片《智取威虎山》中被赞誉为“中国007”的杨子荣,也已经是半个多世纪之前的英雄人物了。这些老牌本土的超级英雄们,虽然也有令人瞠目的绝招和广为流传的故事,但相比好莱坞大片中生活在遥远未来的英雄们,那些钢盔铁甲、科技智能,即便不能腾云驾雾也有金刚不坏之躯的超级英雄来,似乎缺了点“与时俱进”的风貌。
其实,在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影响下,中国银幕上曾涌现出不少本土化的超级英雄,但基本都质量堪忧,特效粗糙,由主题衍生而来的故事更是不知所云。例如翻拍自《急冻奇侠》的《冰封侠》,虽然笼络到甄子丹、王宝强,却因槽点满满中国的超级英雄修改稿的情节逻辑遭遇网友调侃;基努·里维斯主演的《太极侠》,因不了解中国文化,把影片拍成了“老外眼中的中国”,令人扼腕。近日一部名叫《煎饼侠》的影片宣布定档明年1月,首次担任导演的大鹏表示,要用这部作品来打造中国自己的超级英雄。虽然该片有着草根倾向的喜剧诉求,但恶搞戏谑的英雄是否能在大银幕上行得通,令人担忧。
东方历史积淀
如何刻画中国的超级英雄,有网友曾给出这样的想法:拥有黄种人的面孔,也有东方的历史积淀;懂得高科技的威力,也敬畏历史智慧的教义;不比美国超级英雄们差,一样会在各式各样的大反派面前先是白痴,后再成为大师。
不少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如今中国青年已经习惯被好莱坞大片灌输美式超级英雄的智勇神话,他们喜欢的,是《王牌特工》中的老牌绅士情结,《变形金刚》里的精巧机器结构,而那些融合了中国本土文化的超级英雄们,他们在银幕上接触不到。编剧yoyo认为,中国电影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超级英雄不应该再从中国的电影历史里走来。“历史长河中的英雄是伟大的,但从草根一路成长而来的‘超级英雄’更接地气。”yoyo说,“比如现在正在放映的片子《战狼》,用特种兵和雇佣兵之间的激烈战斗,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中国士兵形象,而这样的新鲜和创意,正是如今中国英雄电影最最缺乏的。”
本报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