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市委副书记应勇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尹弘出席。
座谈会上,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上海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朱志远,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院长王曦,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石谦,国家东部技术转移中心总裁谢吉华,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王战,中国商飞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金壮龙,宝钢集团总经理陈德荣,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迪南,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强生(亚太)创新中心中国副总裁阙非,霍尼韦尔(中国)研发中心大中华区副总裁孙丹,苏河汇创投总裁罗钥,米哈游网络科技总裁刘伟,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董事长杨桂生,赫腾高科总裁杨熔勇,瑞尔实业董事长李健军相继发言。
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代表十分关心如何打通产学研用“中梗阻”、提前布局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与项目,对于打破现有体制机制和政策瓶颈、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环境等问题,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国有企业、外资研发中心、民营科技企业和初创企业、创业成功企业代表,对于政府加快转变职能以更好适应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要求,提出了不少建议。
“我们要在进一步开放的前提下建设科技创新中心,重点解决以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化的问题。”韩正说,科技成果转化不是转化成论文,而是要推动产业化。在这方面,国际上有不同类型的成熟模式,我们自己也有很好的经验,关键是既要学习别人之长、也要坚持和发挥自己之长,既要立足国家战略发挥自身优势,又要形成符合创新规律、体现市场活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驱动作用的体制机制。“在国家重大项目中,我们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但是,政府太习惯于这种办大事的模式,干预过多,把中事、小事都给包了,就无法发挥孕育在大众之中的创新创造力量。”当前,一要高度重视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服务强有力而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要高度重视各类市场主体对创新的直接驱动作用,三要高度重视市场机制的强大推动作用,四要高度重视人才的核心作用。“我们既要关注和服务好关键少数人才,也要关注大量草根创业创新人才,为他们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使蕴藏在草根之中的未来‘大家’不断涌现,真正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
杨雄在座谈会上指出,科技创新不仅仅是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而是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全方位的系统创新。除了政府自身加快转变职能以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社会组织等都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都要主动融入、积极参与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进程,担负起各自改革创新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