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国从严治党的关键期,编制好“十三五”规划,对于上海到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来自市发改委的信息显示,本市编制“十三五”规划,创新了组织方式,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采用多种方式深入开展重大问题研究,首次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研究成果,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市民共提交39份研究报告,涉及应对城市老龄化、建设宜居城市、促进高质量就业、提升城市软实力、城镇化空间格局、互联网金融、平台经济发展等多个领域。
同时,通过国际招标,公开选聘等方式,广泛调动各方力量开展研究。罗兰贝格、安永、香港城市规划院、北京赛迪、上海社科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市发展改革研究院等多家机构和高校,参与31个重大问题研究。其中,第一批23个课题已提交了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就“十三五”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大上海都市经济圈、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国际大都市制度环境比较等重大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第二批8个课题,包括互联网经济对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机遇挑战和对策研究,进一步提高上海社会发展质量研究,上海与香港、新加坡等国际大都市在吸引跨国公司总部等方面的制度环境比较分析等,将于近期形成中期报告。
此外,市发改委通过市政府网站等渠道开展“十三五”规划民意调查,第一期民意调查已结束,形成了调查分析报告,有效样本达到1289份,医疗、环境质量和公共交通,名列亟需改善的民生问题前三位。同时,市发改委和上海社科院合作开展了2015年“民生民意”抽样调查,全市抽样了6个区,覆盖40个居委会,有效样本2010份,调查数据正在分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