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致中学
“创智空间”国内领先
大到未来校园的创意模型,小到机器人身上的一个齿轮,全部能够在高中的“创智空间”实验室内做出来!去年11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中国大陆开设的首家Fab Lab创新实验室落户格致中学,为学生提供将创意变成现实的“创客”空间。激光切割机、3D打印机、刻字机、电子工作台、刻板机、打磨切割机……各种数字化制造设备满足学生创新制作的各种需求。
始建于1874年的格致中学,秉承“格物致知,求实求是”的传统,重视对学生思维品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考综合改革对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提出更高要求,早在2010年,格致中学利用网络平台建成了“格致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鼓励学生从“道德操行、学习研究、运动健身、心理心智、创新实践”五个方面,全员、全面、全程记录自己的成长经历。这套评价方式,也将向格致教育集团内其他学校推广辐射。
从2011年至今,格致中学连续获得了“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优质生源基地”的称号,同时还获得了教育部全国重点大学暨“211工程”大学生源基地的称号。30余个学生社团中,天文学会、环保社团、学生理论社团、模拟联合国等社团成为上海市学生明星社团,体现了学生自主发展的成果。
曹光彪小学
培养小学生创新人格
曹光彪小学的名字,经常和头脑奥林匹克大赛(OM)奖牌连在一起。作为格致教育集团内的一所小学,该校始终将创新人格培养作为办学目标之一,鼓励孩子敢于好奇、敢于表达、敢于尝试,遇到挫折敢于重新爬起。一项从儿童视角出发,尊重儿童天性的创新人格培养行动三年计划即将开始。
曹光彪小学在继续发展学校的头脑OM竞赛项目之外,还进一步让小学生通过动脑又动手,激发创意,培养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崭新的创新实验室“萌芽园”向学生敞开大门。根据“萌芽园”校本课程,孩子们将亲近自然,观察各种植物,体验播种乐趣,开展探究活动。与此同时,三至五年级学生还将以“玩转上海”综合性长课程为研究内容,通过“1+8”(即,一个“上海博物馆”加“上海城市规划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青少年科技馆、上海格致天文台”等8个场馆)系列场馆的探究学习,在参观中发现与记录、在实践中创造与呈现、在交流中思考与提炼,不断丰富自己的学习经历。
浦光中学
引入格致导师团
格致教育集团成立之后,格致中学派出6名资深教师前往浦光中学。导师们通过备课、听课、评课等方法提高浦光中学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
根据格致教育集团发展规划,浦光中学将以创办现代艺术特色高中为抓手,推进学校发展。今年,学校已经在高一高二年级学生中逐步动员试点“现代艺术设计”特色课程。浦光中学将依托东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高校,制定特色课程设置规划。借助集团内的优质资源,浦光中学学生有机会参与格致中学的社会实践、实验课程、社团互动等活动。
应昌期围棋学校
强化数理思维
从创办之初起,应昌期围棋学校始终秉承着“以棋育人、以棋益智、以棋冶情、以棋会友”的办学理念。格致教育集团成立后,这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将以发掘棋类特色教育中的数理思维培养为重点,做精做特小学、做大做强初中,培养学生“全面严谨、灵活多变”的思维品质,为创新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
数学、英语两门学科将率先展开试点,适度调整课程的内容及进度,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教学环节,形成学科的校本教材。在原有围棋特色课程方案的基础上,学校将继续创建“围棋文化”为主要特色的校本课程,一方面继续开展围棋文化的普及教育,通过学科渗透、学生活动提升学生素养;另一方面着重围棋探究性课程研究,探索以围棋学习为载体、校内外教育资源相结合的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途径。
格致初级中学
深入初高中一体化培养
在已经建立十年的“格致教育链”上,格致初级中学始终是重要一环。今后,格致初中将深化初高中教师一体化流动、课程一体化安排、活动一体化设计等改革措施,探索学生从少年到青年成长的关键阶段,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模式和寄宿制初中办学的经验,开展一体化培养的实践。根据规划,格致高中教师将走进格致初中的课堂,任教部分学科,以便初高中培育创新素养的课程衔接。建立高中学生和初中学生学习共同体,发挥高中学生示范效应和指导作用。已经在格致高中实行的“学生成长导师”制度也将用于初中,帮助学生更早地学会进行自我规划。
格致初中还将对劳技和信息技术、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等课程的内容进行统整;在拓展型、探究型课程中强化创新素养培育的内容,适当增强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的课时。依托格致高中“志趣最佳发展域”课程模块的实践,格致初中也将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潜能设计多样化的“志趣最佳发展域”课程模块,引领学生找到志趣和潜能的结合点,构建个性化的课程,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和潜能发展的课程。
格致教育集团还将整合义务教育阶段绿色指标评价体系和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进一步优化评价体系,格致初中学生在格致中学自主招生中予以优先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