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侵犯公民财产权利最严重的犯罪类型,电信诈骗已经成为城市公害。记者今天从上海警方获悉:今年1月1日至2月25日,全市接报电信诈骗案件444起,同比上升76.9%。其中既遂案件419起,同比上升89.6%,涉案金额7132.1万元,同比上升12.6倍!
惑 两案被骗超千万元
据警方介绍,2014年,全市共侦破电信诈骗案件2840起,同比上升1.6%;抓获犯罪嫌疑人1221名,同比上升42.8%。今年1月1日至2月25日,全市共侦破电信诈骗案件208起,同比上升1.5%;抓获犯罪嫌疑人118名,同比上升20.4%。
破案数、抓获犯罪嫌疑人数都在提升,但电信诈骗犯罪形势依然严峻。在警方通报的7000多万元涉案金额中,有两起数额特别巨大:一起发生在闵行区莘光地区,被害人是一个外籍华裔,她从去年10月9日接到诈骗电话开始到今年2月4日,陆续转账50万元人民币、411万美元。另一起案件发生在青浦,被害人是中国香港籍,她从去年8月22日至今年1月20日,陆续转账1482万元。民警事后回访时发现,两个被害人都听说过电信诈骗,但就是没想到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计 短信暗藏手机木马
据介绍,从2003年开始至今12年,电信诈骗的手法随人们通讯习惯的改变而改变,随金融支付手段多样化而更新。从一开始的短信诈骗、刮刮卡中奖诈骗,到利用网页种木马,到利用任意显号透传电话,再到网页和电话混合型诈骗,最后发展到利用移动客户端,电信诈骗已经进入“5.0版本”时代。
警方透露,今年1月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与黄浦警方联手破获的假冒移动客服“10086”发送“积分兑换”短信实施诈骗的案件,是目前电信诈骗的最新手法。犯罪分子发送的短信中暗藏手机木马程序下载链接或钓鱼网站链接,诱使被害人点击、安装木马程序或进入钓鱼网站后,犯罪分子可轻易获取被害人的银行卡号、密码及相关验证信息,进而通过支付宝、快钱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消费套现。
防 谋划长效打击模式
当一起案件按规定启动立案侦查程序,开展侦查的时候,钱已经被转到了境外;当一种电信诈骗手段得到宣传普及的时候,犯罪分子已经变换了花样。
为改变这种被动,副市长、市公安局长白少康从去年起,多次召集相关部门,从电信诈骗犯罪涉及的前端、中端、末端入手,谋划长效机制,目前已经形成了上海防范和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特有模式。据统计,去年通过警银联手,全市共成功防阻电信诈骗案件4539起,避免群众经济损失2亿余元。今年1-3月全市防阻电信诈骗案件841起,避免经济损失32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