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爸爸》每一期节目的主线是孩子们到国外千里寻父的艰辛旅程。今天21时播出的第十期节目中,11岁男孩卢奕多,就将从上海出发,经过多哈、圣保罗两次转机,全程直线距离一万八千公里,跨过半个地球,最终抵达巴西库亚巴找爸爸。
在11岁的多多眼里,他只给爸爸打了50分。原因很简单,自从他出生后,爸爸一直在巴西工作,错过了他成长过程中的运动会、毕业典礼,看着其他同学的爸爸都能出现,多多内心很失落。虽然通信很发达,但因为中国和巴西有11个小时的时差,日夜颠倒,平时多多跟爸爸打电话和视频的机会都不是很多。跟明星辅导员阿牛第一次见面时多多随身带着个篮球。原来,虽然多多心里对爸爸有埋怨,但是这个篮球却是爸爸送给他的生日礼物,是他的最爱。多多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让爸爸陪他打一场篮球,这是支撑小小的他独自远行巴西的动力。和多多分别前,阿牛送给了多多四个词“信心、勇气、随机应变、坚持到底”,他希望多多能够在找爸爸的过程中,真正了解爸爸的辛苦,也盼望亚马孙森林的这一次团聚,没有拘束,只有亲情的温暖。
每期节目,最催泪的部分往往不是找见和相处,而是最后的分别。但节目承制方世熙传媒掌门人刘熙晨表示《中国爸爸》并不是为了简单催泪:“节目从筹备到播出,足足10个月,确实是一次特别不寻常的旅程,我们感受到了父子情深并延伸到我们的中国梦,小到家庭梦,大到家国梦,对整个团队来说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清华大学的尹鸿教授对这档节目也一直在关注,他说:“这个节目在导向、主题挖掘上有了完全不同的一个基础层面,他通过一个亲情、亲子故事,更多在表现这些年中国发生重大的改变,这些改变也包括中国的工人走出去,中国的企业走出去,也包括我们走出去之后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所以他从一个很小的视角开始了很大主题,这个可能是一开始很多人没有料想到它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