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百名员工薪资50万
2014年11月26日,闸北区某街道辖区内一企业爆发一起劳资纠纷,某酒店有50余名员工在区信访办进行集访,反映酒店拖欠其两个月工资,要求政府帮助解决。
接到信息后,分管领导带领司法所工作人员赶赴现场开展调处。派遣综治服务社社工来到现场维持秩序,并劝服员工平息激动情绪。同时,找到酒店管理人员,并让员工选出代表,进行商谈。
经过了解,该酒店有三家分店,闸北是其中一家。法人邹某神秘失踪后,三家酒店一周内相继停业,包括闸北区的酒店。失去与法人的联系,共拖欠约100名员工2个月工资50余万元。
掌握实际情况后,街道分管领导当即要求闸北区司法局所在街道司法所联系区相关责任部门,同时协调律师和心理咨询师,全程参与来到酒店处理善后。律师参与谈判,心理咨询师与司法所人员、公安、综治社工等人员稳定员工们的情绪。经过多天反复商量,最后决定暂由街道垫付薪资,保障农民工工资先行发放,然后再由政府出面向法人追讨。
转包欠薪引发暴力讨薪
除了服务行业,建筑行业也是欠薪“重灾区”。日前,闸北区某街道一菜场进行改造,改造工程由外地一家公司总包后转包给上海一家公司,上海公司又将二至五层的土建工程以清包工方式,转包给农民工,并已施工完毕。然而,工程款因故未按时结清,数名农民工多次到区相关部门上访,并采取威胁、暴力等极端手段讨要所欠工资。
闸北区上述街道司法所和综治中心介入后。各方达成调解协议,承包方依约定于一周后在人民调解工作室现场支付了拖欠工资。
为防止出现变数,各方确立了由建设方将全部工程款以现金形式在人民调解工作室给付给总包方,总包方现场直接支付给农民工的形式履行协议。可履行协议当天,建设方突然反悔。又经过5个多小时的协商,终于劝服建设方按时履约,该矛盾圆满化解。
开创“双员双师”调处模式
为了解决已经发生的欠薪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闸北区司法局以疑难矛盾为对象,组建了由调解员、宣讲员、律师、心理咨询师组成的信访矛盾化解第三方力量工作队伍(简称“双员双师”)第一时间及时介入欠薪矛盾化解工作之中。截至今年2月10日,闸北区各级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欠薪矛盾纠纷51件,涉及农民工1045人,涉案金额达千万元。
“双员双师”调处纠纷模式是闸北区司法局的一项创新成果,可有效应对在欠薪矛盾纠纷中,农民工们的群体性讨薪行为和欠薪方的冷漠引发的矛盾激化。
近两月来,闸北区通过“双员双师”调处模式成功化解群体性欠薪矛盾纠纷16件,且有效解决了因群体性欠薪矛盾而引发的上访、闹访问题。
通讯员 尹勤思 本报记者 江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