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课时间是9点半,但众多老年居民还是早早来到了社区活动中心的教室。73岁的孙阿婆告诉记者,此前一直使用老年手机,但身边换用智能手机的亲戚朋友越来越多,经不住大伙儿的鼓动,自己也在去年年底购置了一部智能手机。“现在还只会简单用用微信,感觉非常方便,想再多了解一下,所以报名来上课了。”
“前两天一则新闻,有中老年市民去动物园玩,在门口花40元买了门票准备进园时,看到身边的小青年通过智能手机上的软件换购门票,一问只要1块钱。”主持人的一段开场白瞬间就把台下居民逗乐了,大家也感受到了智能手机给如今生活带来的切实改变。
居民杜先生表示,一直想换用智能手机,不仅可以看新闻,与朋友即时交流,甚至还可以交水电煤和打车,但还是怕学不会,子女又工作忙无暇教。他担心自己再跟不上时代,就好比成了“文盲”和“瞎子”。
除了使用微信,居民们还体验使用了新民晚报APP、微信、微博和新民网等新媒体产品。如何加微信公众号?如何将喜欢的文章分享给朋友?如何取得福利?如何发表评论?不知不觉,老年居民们在白相中将新技能一一掌握(见图,沈文林 摄)。
虹口区广中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给老年居民“开小灶”的活动非常有意义,可以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新媒体时代的便利,更方便地与老伙伴和小伙伴们沟通,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智能生活,希望今后类似的活动越办越多,越办越好。
“新媒体小灶”是本报推出的一个公益课堂,旨在教会那些喜欢新事物的“年轻”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阅读、分享包括微信、微博、APP等各新媒体平台内容。未来每两周,“小灶”将陆续来到全市各社区居民的身边。
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 沈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