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5月0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墨画缘
倘佯在师古与求新之间
徐智明
■ 国画《寥廓江山皆有情》 廖然 作
  ◆ 徐智明

  廖然是一个奇光异彩的艺术家,他首创“水晶三维深度浮雕”,玻璃立体感浮雕工艺美术品,精雕细刻,线条流畅,色彩鲜明,栩栩如生,诚如雕塑艺术大师张充仁题词道:“水晶新葩,奇光异彩”。

  2010年后,廖然放下艺术刻刀,热衷于国画、丙烯画。由于他早在学生时代就受到吴湖帆、颜文樑、刘海粟、程十发等国画大师熏陶,耳濡目染。当时他一家人常到上方花园颜文梁先生家,看他作画,私交甚密;他经常讨教,对水墨、彩墨情有独钟。国画如“青山情霭”“秋林飞瀑”“天山牧歌”“孤帆远影”等等一系列山水画作品,显露出现代而古典的审美情趣。他的水墨、彩墨、丙烯画在构思布局、手法上,不论是点、染、擦、皴,还是结构安排、敷设、线条、色调、气势、意境方面,师古而又不拘泥于古,以自身的艺术气质、艺术心路、灵感、才华,或潇洒写意,或大开大合,或层层渲染,或画龙点睛,或细腻工笔,形成了自己的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别开生面,不仅流露出海派画法的灵气,而且体现光、影、形、声的自然妙趣,更宝贵的是彰显了中华壮丽江山的精髓与灵魂。可见,廖然先生先是追摹古人得志趣,后是别出创意成一家。

  廖然遵循黄公望最具有特色的画山笔法,运用“长披麻皴”,峰峦冤魂敦厚,有起有伏,层层推叠,用毛笔中锋向下披刷,形成山岚雾气,迷迷蒙蒙表现江南山水湿润的特色。气韵瑞庄大气,主峰堂堂正正,风景空明灵净,诚如黄公望所说,“山头要折搭转换,山脉皆顺”;可见廖然找准了山水脉理,才有活的精妙布局。依据忠于黄公望原作写实精神,廖然放大并活临吴湖帆师之原仿,他似乎并不满足于《剩山图》与《无用师卷》合璧,其画面超出“合璧”的长度,织补“合璧”所残缺的,是廖然大胆神思、想象进行再创作,力求黄公望原作的完美整体风格,所以说,廖然的画不是一般的仿作,而是再创作式的别致作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04版:广告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新民资讯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音乐鉴赏/文娱圈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 /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倘佯在师古与求新之间
哈瓦那建筑色彩赏析
左右开笔挥写楚天精神
将门之子吴涵与黄石
印坛 点将
■ 吴涵“八十开一”
■ 黄少牧“华阳王氏椿荫堂宝藏”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B07倘佯在师古与求新之间 2015-05-09 2 2015年05月0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