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5到17岁青少年而言,道路事故是其生命的最大危险。随着电子设备的流行,全球因在步行中使用手机等设备而带来极大安全隐患的“低头族”比例逐年上升。今天上午,青少年步行安全专家也在浦东举办了“安全步行,抬头走”的倡导活动。
低头过马路半数曾遭交通威胁
在中国的未成年人中,15到17岁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伤的人数最大,占30%到40%。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区首席代表崔民彦说,这个人群是未成年人中独立步行人数最大的群体,同时,他们也是近年来手机上网增长比例最快的人群,不少人是电子设备不离手的“低头族”,尤其是在过马路时也只关注手中的小屏幕,不良的使用习惯正带来极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2014至2015年的春季和秋季学期,调研组分别在上海4个区的8所初高中开展问卷调查,并在上学放学时段在校门附近的十字路口和丁字路口进行现场统计。问卷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曾因当“低头族”而在道路步行中受到过交通威胁。
同时,现场观察员在上学和放学时间段也观察到,8250人次步行过马路的学生中,有240人次因使用电子设备分散步行注意力,这些危险行为,发生在平均每2.7秒就有一辆车辆通行的快速交通流环境中。
女生比男生更爱走路玩手机
调查显示,放学时段的“低头族”比上学时段明显增多,前者是后者的1.9倍。春季学期的“低头族”发生率是秋季学期的1.4倍,其中,女生在走路时更爱玩手机,“低头族”比男生更多,占了51.7%。但是,因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男生却明显高于女生,超过了六成。
此外,随着年龄增高,“低头族”也越来越多。调查显示,中学生“低头族”中,八成为高中生。
过马路听音乐交通风险增4.5倍
过马路时,被分散了步行注意力的学生“低头族”通常在听音乐(42.5%)、发消息(22.5%)、玩游戏(15.8%)、打电话(10.4%),其中,超七成的人是在和父母通话,超五成学生在和朋友发消息。崔民彦说,在步行中使用电子设备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影响人的注意力,对各种交通流的反应滞后。和注意力集中的步行者相比,听音乐的“低头族”在道路步行尤其是过马路时,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会增加约4.5倍,玩游戏的“低头族”遭遇交通事故的风险率会增加3倍。
但是,“低头族”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调查显示,当问及谁是最危险的步行者时,只有13.4%的人会选择自己。而父母在和孩子做的近30条“安全步行”约定中,没有一条是关于电子设备的使用的,甚至父母在开车、步行中随意接听电话、发消息等不恰当的行为,也给孩子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