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5时,一名自称李宗瑞的“秘密侦查员”如约而至。进门后,他便拿出“警察证”,示意薛女士不要害怕,随后拿出了一份检察院开具的“逮捕令”,这着实让薛女士和老伴吓得不轻,“千万不要抓我的老伴,他不会做这种事情的。”此时的薛女士和老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说话的声音也是小的可怜,随后战战兢兢地将已经准备好的40万元现金,交到了“秘密侦查员”的手上。
“放心,我得把钱拿回去调查一下,如果这些钱是干净的,会通知你们来领回去的,但是这段时间里你们要保密,不然的话只好抓你丈夫回去了。”“秘密侦查员”说完便转身离开了。留下薛女士和老伴一脸的茫然,还是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
越来越想不通的薛女士,还是忍不住给儿子打了电话,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这才意识到被骗的薛女士懊悔不已,立马报了警。
黄浦公安分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根据薛女士提供的电话号码,民警查到电话是从境外打来的,而40万元钱款很可能已经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转移了。循着这条思路,民警调取了案发地周边的路面监控,并根据薛女士提供的嫌疑人体貌特征,仔细辨别出嫌疑人的行动轨迹,视频追踪显示,这名“秘密侦查员”走进了附近的银行ATM机柜台。有了这个发现,民警立即赶到银行内调阅监控。果然,视频清晰地记录下了嫌疑人的体貌特征。经过缜密侦查,民警明确了嫌疑人身份。5月19日,民警在虹口区一民房内抓获嫌疑人汪某。
到案后,汪某交代了其犯罪事实。原来,今年24岁的汪某是一个普通的来沪“打工族”。去年10月,汪某接到诈骗电话,前前后后共被骗去4万多元。戏剧性的是,此后诈骗团伙认为汪某比较老实,便开始指示汪某为他们做事情,专门到那些年纪大的、行动不便的被害人家里取现金或存折,汪某也甘愿沦为诈骗团伙的“马仔”。
40万元现金到手后,汪某马上通过银行ATM机,向境外诈骗团伙进行转账,其中仅1万余元未能转账成功,而成了汪某的“劳务费”。目前,汪某已被刑事拘留。
通讯员 乐凌浩
本报记者 江跃中
【点评】
汪某从受害者沦为骗子帮凶,帮助骗子轻松骗走老夫妻一生积蓄,实在可恨至极。电信诈骗手段一直都在升级,如今竟然还有人上门取钱,应当引起警惕。
“黑客”侵入公司
邮件系统进行诈骗
今年2月5日,上海某焊接件股份有限公司到青浦公安分局报案称,其公司邮箱被“黑客”侵入,并篡改了该公司用于接收货款的账户,致使其与南非某公司开展进出口贸易中的应收货款被骗,造成损失美金18万余元,折合人民币110余万元。青浦公安分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调查。经侦查发现,自今年以来,全市已发生多起类似的诈骗案件,涉案金额高达100余万元美金。经对涉案账户进行查询发现,该账户系2014年11月14日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天津分行开户,开户人为外籍人士。该笔被骗货款到账后,犯罪嫌疑人分数十次在北京、天津等地的邮政储蓄银行,通过提取现金的方式将该笔钱款全部取走。
专案组立即赶赴天津、北京等地开展调查,经调取银行的取款记录和相关监控视频,发现涉案的犯罪嫌疑人为多名黑人男子,且该团伙仍在北京、天津等地频繁取款。专案组立即组织警力在北京、天津的邮政储蓄银行网点进行守候伏击。2月13日,3名尼日利亚籍犯罪嫌疑人在前往北京海淀区某邮政储蓄点进行取款时,被等候已久的侦查员一举抓获,并当场查获多张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储蓄卡,缴获美金1.8万余元,人民币3万余元。经审讯,犯罪嫌疑人交代,该团伙多次针对有对外贸易业务的公司,先由“黑客”入侵被害公司邮件系统,和其业务往来公司取得联系,并要求客户公司将业务款项支付到指定的账户,犯罪嫌疑人各自到银行网点提取美元后,再通过汇款方式汇至尼日利亚,涉案金额高达100余万美元。
目前,3名犯罪嫌疑人中,2人已被青浦公安分局依法执行逮捕,1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青浦公安提醒:通过“黑客”手段盗用公司信息进行诈骗是一种新型手段,企业应采取一定的安全软件防范措施,特别是有外贸业务的公司,一旦出现邮箱被盗,及时采取相关应对措施,同时与海外客户联系沟通,注意每次发邮件前仔细核对邮箱地址,注意识别可疑信息,避免造成损失。
通讯员 秦纲
本报记者 江跃中
【点评】
网络的发展使得商贸活动更为便捷,但网络安全漏洞也让类似的案件屡屡发生。其实除了使用安全软件之外,最好的“防火墙”就是帮助公众普及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本报记者 李一能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