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指派“环境健康官”
英国《健康法》于2007年7月生效,自那以后全国禁止在任何室内工作场所、建筑物和公共交通工具内吸烟。办公大楼须在显眼位置张贴禁烟标志,并禁止设立员工吸烟区,烟民必须在建筑外吸烟。英国的长途列车也完全禁烟,不允许设立任何吸烟区。
如果在室内工作场所吸烟,吸烟者最高可被罚款200英镑(约合1900元人民币)。而雇主如果不阻止员工在工作场所吸烟,最高将被罚2500英镑。如果未按规定张贴禁烟标志,也会被罚款最多1000英镑。
英国政府指派了专门的“环境健康官”负责监管。他们负责对相关违法行为发出警告、提供禁烟建议,并有权对屡教不改者开罚单。
澳大利亚:禁烟法令渐收紧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澳大利亚逐步加大控烟力度。以新南威尔士州为例,2000年时,该州的无烟环境法令还没有对酒吧、夜总会和各类俱乐部禁烟,此后相关法令逐渐收紧,从规定这类场所的一半面积为无烟区发展到全面禁烟,室外禁烟区也从建筑物周围10米缩小至4米范围内,违反规定者可被罚款110澳元(约合523元人民币)。
新南威尔士州2009年规定,但凡有16岁以下的少儿在车内时,吸烟就是违法行为,吸烟者将被处以250澳元罚款。西澳大利亚州与塔斯马尼亚州也分别规定有17岁或18岁以下的青少年乘车时,车内不得吸烟。
美国:控烟条例盯上电子烟
美国各州有不同的控烟法规。目前,在美国所有50个州中,有26个州和首都华盛顿,共约700个城市颁布了全面禁烟法律,禁止在工作场所、餐馆和酒吧吸烟,各种禁令覆盖美国约一半人口。洛杉矶贝弗利山地区甚至规定,在剧院、商场、出租车等公共场所吸烟最高可罚款500美元(约合3114元人民币),或判处1个月监禁。
尽管如此,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癌症协会等多个团体还是希望对电子眼设立更严格的控制措施。今年年初,洛杉矶市议会通过一项条例草案,主张禁止在公共场所使用日渐流行的电子烟。
日本:吸烟区解“燃眉之急”
日本没有全国性的禁烟法律,而是通过《健康增进法》等其他法律间接控制,要求公共场所提供优良健康环境,并授权公共场所拥有者和管理者制定禁烟措施。
2002年,东京都千代田区率先禁止在公共道路上吸烟,并在一些路上设置禁烟标志,违反者当场罚款2000至2万日元(约合100至1000元人民币)不等。此后,东京都各区和其他城市都开始实施道路禁烟。
日本人很少遇到被动吸烟的问题。为方便“瘾君子”解决燃眉之急,地方当局在户外设立吸烟区,餐馆也大多划分吸烟区和禁烟区,多数公司也允许在指定吸烟处吸烟。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