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园,人们通常看花赏景,世界外国语小学国际部四年级女孩俐俐在徐汇区康健公园玩的时候,视线却被一块金属指引牌上的盲文导游图吸引了。
当天气温大约在30摄氏度左右,俐俐伸手去摸盲文,没想到被烫了一下。“如果是冬天,这块板也可能会非常冷,手指也无法触摸,怎么才能让盲人真正用上这块板呢?”俐俐做起了有心人,又在地铁、公交车站发现了盲人的诸多不便之处。在妈妈鼓励下,俐俐写下自己的发现,向“市长信箱”发送了电子邮件。没想到,几天后,俐俐不仅收到了回复,绿化部门负责人还专门请她去了现场给公园出主意,改进盲文导游图。
萌犬“引导”爱心发现
轻声细语,笑眼弯弯,出现在记者眼前的俐俐是个有些害羞的女孩。问她为什么会去关注盲人世界,“因为我喜欢画画,观察力比较好嘛!”俐俐毫不“谦虚”地说。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可爱的原因——虽然家里已经养了一只小贵宾狗,俐俐还是特别想养一只拉布拉多犬。“拉布拉多经常被用作导盲犬,所以我就开始关注盲人的世界。”俐俐说。家附近的图书馆开辟了一块盲人阅读区,由于它不向健全人开放,盲人用手指触碰的世界,对俐俐而言就更加神秘了。
在康健公园看到盲文导游图上的小圆点,俐俐出于好奇伸手去摸。被烫了以后,她认为,如果在指示牌上撑把伞,或者换种材质,可以真的把好事做好。她又发现,其实盲人没办法知道盲文指示牌的确切位置,而且竖在草坪上的指示牌和盲道之间有矮砖隔离,盲人很容易被绊倒。
孩子的细心和爱心,让妈妈朱女士很欣慰,她把这件小事发在了朋友圈,迅速就有朋友提议,“为什么不发到市长信箱,说不定也能促成一件好事!”
发现更多不便细节
朱女士鼓励女儿向“市长信箱”发邮件“提意见”,并找来7岁美国女孩凯瑟琳为近2万名非洲儿童募集蚊帐的公益视频。朱女士说,她想用这段视频告诉10岁的俐俐:孩子的力量有时候也可以很大。
俐俐想到,除了公园盲文导游图,盲人的世界一定还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她发现城市的各个角落,值得改进的地方还真不少——对明眼人来说,电子公交站牌一目了然,非常清晰,但由于其不会“说话”,盲人就无从知晓车辆信息。车来了,盲人也不知道究竟是几路公交车。“能不能在公交车站统一固定的地方放置专供盲人的导盲站牌,车辆进站的时候自动报一下是几路车,这样,即便家人没空,盲人一个人也能出去玩了!”俐俐还希望,每个图书馆都能像家门口的那个一样,建立一个盲人图书室,让盲人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俐俐把自己的所有发现整理起来,很快写好了信,请读中学的姐姐帮忙,发出了电子邮件。“我没想过真的会收到回信,没想到这么快。”俐俐觉得,这份六一“礼物”实在够特别,也够让人惊喜。
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