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什么?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很复杂。胡风先生历尽劫难,晚年彻悟,留给后人一副对联:“物活常香土;人生极乐园。”一活一生,合起来就是“生活”。其中包含了两句格言,一句是“树挪死,人挪活”。这个“活”乃活动、活力也,自然依恋物质故土,这是生命盎然的源泉。另一句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生”乃生存、生机也,同样需要精神家园,这是生命安然的归宿。
马克思曾设想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早上钓鱼,下午种田,晚上看哲学。”把“钓鱼”看作是一种充满悠闲情趣的生活体验,把“种田”视为一种人生所必需的身体劳作,把“看哲学”当成一种严肃深沉的精神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