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新民环球/聚焦
     
本版列表新闻
一改“借力”外交,亲自上阵组织“逊尼派盟军”~~~
一改“借力”外交,亲自上阵组织“逊尼派盟军”~~~
一改“借力”外交,亲自上阵组织“逊尼派盟军”~~~
     
2015年06月1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改“借力”外交,亲自上阵组织“逊尼派盟军”
沙特缘何挥棒当起“中东警察”
沈敏
■ 9日,一名效忠于胡塞武装的也门部落成员在萨那视察遭空袭的一个也门军队指挥官的住所 图IC
  沙特领导的盟军对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打击已持续两个多月。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这是沙特首次进入战争状态。这个一向借助石油和政治盟友发挥地区影响力的国家,为何突然主动挥舞起大棒来? 

  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对沙特人来说,如今每晚7点开始的军情播报比黄金档电视剧还要抓眼球。屏幕上展示着也门的高清地图,艾哈迈德·阿西里准将向国民通报针对也门胡塞武装空袭的各种细节。城市街头,广告牌和条幅上写着对空袭成功的“祝福”。广大沙特国民支持这场战争,拥护国家近来扮演的“中东警察”新角色。

  美国把战略重心从中东挪向亚洲,干预中东地区冲突积极性明显减弱,而中东的政治动荡与利益冲突因为恐怖组织的搅局愈演愈烈,在这一背景下,需要有大国担任本地区保护者和领头羊的职责。沙特似乎已做好准备。

  “今天不支持我们的那些阿拉伯国家明天一定会后悔,”电子工程师穆罕默德·哈姆丹告诉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要么站在我们这边,要么与我们为敌。”

  不久前,沙特刚刚完成了最高权力的交接。今年1月,老国王阿卜杜拉去世,79岁的王储萨勒曼即位,后者又于4月宣布改立其侄子穆罕默德·本·纳伊夫接任新王储。5月14日,萨勒曼指派新王储代表他出席美国与6个海湾国家商讨伊朗核问题和也门冲突的戴维营峰会,而自己选择缺席。按《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解读,此举既是给沙特王室第三代接班人一个亮相前台的机会,也是在向美国传递一个信息:沙特王室不会永远唯华盛顿马首是瞻。

  沙特顺势而起,也许因为别无选择:与头号敌人伊朗永无止境却看不见胜算的斗争、叙利亚日益混乱的内战、“伊斯兰国”在伊拉克的攻城略地、也门反政府冲突的愈演愈烈……沙特同时面临几个迫近家门口的威胁,而其西方盟友的干预显得如此无力。

  “过去数十年来,沙特一直过于依赖自己的盟友,总在等待(盟友)达成共识,等待对方开绿灯,而不是积极主动地保护它在本地区和全球的利益,”沙特《利雅得报》政治评论家哈尼说,“我们拥有所需的政治军事资源,我们已准备好运用它们。”

  先发制人“大国意识”

  沙特首都利雅得市中心一家五星级宾馆成了也门流亡政府外交部的临时办公地。也门外交部长亚辛在这里开了无数会议,打了无数通电话给外国政要,争取国际社会对被赶下台的哈迪政府的支持。“沙特贡献了它的军队和各种资源来保护也门人民与合法政府。在也门,我们是囚犯。从沙特这里,我们才得以管理国家。”在最近一次与也门各部落领袖的会谈间隙,亚辛对媒体说。

  去年9月胡塞武装攻占萨那,软禁了哈迪和其他内阁成员。今年2月,哈迪逃到沙特避难。今年1月,也门什叶派胡塞武装把哈迪政府赶下台后,沙特感到伊朗的威胁已经逼近家门口,这让它忍无可忍。“有10年多时间,沙特在伊朗干涉阿拉伯世界事务时一直保持沉默,现在它的势力渗入也门,踩了沙特的红线,”《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援引一位沙特王室“内部人”的话说。

  目前这场沙特口中的“果断风暴”行动目标不太明确,按沙特军方的说法,轰炸也门旨在“恢复也门合法政府的权力”和“保护也门人民免受胡塞武装和(也门前总统)萨利赫的武装侵犯”。支持萨利赫的武装与胡塞武装是盟友。但在轰炸进行一个月后,牺牲了大约1000人的性命,哈迪仍没能离开利雅得。

  不管实际效果如何,分析人士指出,这场军事行动更深层次目的是向沙特的传统盟友美国和头号敌人伊朗宣示立场:沙特随时准备动手出击,而且不惧单独出击。

  “你看看周围,历史上阿拉伯世界的大国,伊拉克、叙利亚和埃及,眼下都是一团糟,”沙特《阿拉伯半岛报》主编贾西尔·贾西尔说,“这个地区需要一个阿拉伯大国,萨勒曼国王治下的沙特正一步步担当起地区大国的职责。”他说:“数十年来,我们一直是西方的合作伙伴与盟友,现在该是沙特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了,而且应该是醒目地表现。”

  尽管沙特王室早在去年就对外放风,让西方盟友知道沙特可能采取军事行动,但西方仍然惊讶于沙特这么快就拉起一支同盟军。“我们知道一旦冲突触及边境线,沙特会采取行动,”一名驻利雅得的西方国家外交官说,“我们不知道的是他会组建一支‘逊尼派盟军’。”

  沙特确实很快就说服了逊尼派掌权的阿拉伯国家——约旦、阿联酋、巴林和埃及,加入它对也门的军事打击。从目前动向来看,这支盟军不会是一次性的存在,沙特会一遍又一遍地利用它来扫除伊朗在中东地区的的影响力。

  今年3月的阿拉伯国家联盟峰会上,沙特与埃及联手推动通过一项动议:将打击也门胡塞武装的盟军永久化为“阿拉伯国家联合部队”,配备沙特已经和准备向美国购买的先进武器——84架先进的F-15s战斗机和200多枚爱国者导弹,埃及与约旦则主要提供兵力资源,用于保护其自身利益、打击极端组织、为受困的阿拉伯国家政府提供支援、抵制什叶派夺权运动。也门可能只是一场试验。

  “我们正在建立一个联盟,以抵制伊朗在本地区制造动荡的运动,”一名沙特军事将领告诉美国媒体,“今天我们在也门,明天就在伊拉克,接着也许是叙利亚。伊朗和它的傀儡在哪里,我们就向哪儿出击。”

  “这不是战争,”这名将领这样形容对也门的行动,“这是一次先发制人的打击。”

  沙特这种主动出击的姿态不仅表现在军事行动上,还表现在它操控惯用的经济武器——石油上。去年原油价格暴跌,按照过去的做法,沙特应该压低产量以拉升油价,但这次沙特的策略有了明显变化。

  任凭油价持续下跌,沙特的原油产量不降反升,不惜牺牲国家收入,最近国家财政预算赤字甚至达到386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通过维持高产量低油价,沙特达到了目的:首先是打击同为产油国的伊朗,因为伊朗不如沙特那么财大气粗,没有雄厚的外汇储备来支撑油价下跌的损失;同时也顺带着打击了经济上严重依赖石油出口的俄罗斯,后者与伊朗和叙利亚阿萨德政权的友好关系也是沙特一向不待见的。“维持石油产量是沙特的外交政策新工具,”沙特国有“阿拉伯电视台”华盛顿分部负责人希沙姆·穆勒哈姆评说道。

  有忧虑亦有信心

  22岁的沙特青年穆罕默德·阿布·贝克尔原本是一名工程学专业大学生,和沙特统治者一样,他也认为中东地区的逊尼派必须联合起来,抵抗“什叶派的入侵”,然而他选择加入恐怖组织“伊斯兰国”,前往叙利亚参加所谓“圣战”。

  大约有2000名沙特年轻人做了和阿布·贝克尔一样的选择,加入“伊斯兰国”。三十多年来,中东地区连绵不绝的政治军事冲突,从苏联入侵阿富汗到美国占领伊拉克,让成千上万的沙特人走入极端主义之途,其中最著名例子就是本·拉丹。

  年轻一代中的极端主义倾向,是沙特统治者最大的隐忧。沙特内政部发言人曼苏尔·图尔基少将说:“不管什么时候,我们最忧虑的都是恐怖主义。任何地方只要发生冲突,就给了极端主义扎根的机会。我们担心的正是这个。”

  这种担心并非过虑。过去两年内,沙特境内就发生过11起造成致命的恐怖袭击,共计8名平民和11名安全人员丧生。最近一次袭击发生在今年4月的利雅得东部,一名警察死于自称“伊斯兰国”支持者的武装人员之手。

  尽管周边环境变得恶劣,沙特人似乎相信国家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去积极应对这一切,西方盟友“关键时刻掉链子”,正好给了沙特一个独立展现雄风的机会。

  为了支撑这种信心,沙特正在力图进行经济转型,试图打造一个更加多元化、更有活力的经济体。作为阿拉伯国家中最大的经济体,沙特长期依赖石油出口收入来支持其庞大的国营经济体系。截至今年1月,75%的沙特国民就职于政府部门,月工资最低2000美元,两倍于私营企业员工平均薪酬。公务员及国营企业的工资支出占沙特国内生产总值的11%,为国家财政预算第一大项支出。

  私营企业,无论是酒店、餐馆、出租车还是医疗等行业,只好大量雇用来自约旦、埃及、巴基斯坦、孟加拉和印度等国工人。如今超过80%的私营部门就业岗位由外籍人口占据,人数达900万之多。同时,60%的沙特人年龄在30岁以下,每年新增10万人进入就业市场。

  2011年起,沙特政府开启一项劳动人口“沙特化”的运动,鼓励私营企业雇佣沙特人。据沙特劳动部统计,到2014年,私营部门的本国人雇用比例提高了30%,沙特人在劳动力人口中的比例也从10.9%增至15.2%。然而,沙特的失业率仍为10.5%,两倍于官方目标,30岁以下人口的失业率更高达30%左右。

  不过,政府鼓励发展私营经济的政策开始吸引一些留学欧美的年轻沙特人归国创业,为沙特经济转型注入新鲜活力。2014年,尽管油价大跌,沙特经济仍实现了5%的增长。

  沈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读者之声
   第A15版:互动
   第A16版:新民资讯
   第A17版:中国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大购网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聚焦
   第B04版:教育·人物/新民环球
   第B05版:好吃周刊
   第B06版:饕餮四海/好吃周刊
   第B0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08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3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5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沙特缘何挥棒当起“中东警察”
多国联军继续空袭也门首都44人死亡
利雅得成逊尼派流亡者大本营
新民晚报新民环球/聚焦B03沙特缘何挥棒当起“中东警察” 2015-06-11 2 2015年06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