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6月1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坚硬和柔软
吴 强
  吴 强

  去年是“自由”和“不自由”,今年是“坚硬”和“柔软”,上海高考作文题延续着辩证法的路子。辩证法是高级的哲学思维模式,虽然也比较容易落入庸俗,但好歹,本着高考作文题务必让人人有话可说的原则,不失为一个中规中矩的题目。

  我不知道高考学生们如何处理这个题目:把“坚硬”理解成理智,把“柔软”理解成感性?或者,把“坚硬”看作血性,把“柔软”看作爱啊、情啊。这当然都对。不过,身怀国仇家恨的人,或者分手的恋人,都知道感性、爱、情,会坚硬到怎样的程度;而智者哲人,又都知道理性、理智会柔软到怎样的程度。

  要我来做这个题目,我就删繁就简:百炼钢,是坚硬;绕指柔,是柔软。换言之,不能改变的,是坚硬;能改变的,是柔软。不用比喻,直接说人事,那么,所有行为,一旦成为事实,那就是坚硬,就成为客观的一部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所有观念,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看待事情的方式,就是柔软,因为它完全取决于看待者的境界高低,正如孔子说的,“我欲仁,斯仁至矣”。

  所以,如果我不“欲仁”,如果我一念之差,如果我一个私心闪过,如果我存着侥幸“为恶未必就为人知”了,并且,就付诸行动了,那么,我的行为就成为坚硬。往大的说,中纪委打到的那些老虎,大多都是从为小恶开始,最终发展成不能不剔除的坚硬的恶疽;往中的说,昨天又有的、以及此前被曝光的,那些吸毒的明星,声泪俱下的痛心和追悔也无法消除这坚硬的污点;往小的说,一次乱穿马路、一次违法变道,都是坚硬,都可能造成坚硬的、无法挽回的后果——如果昨天公交车撞立柱真的是因为避让乱穿红灯者,那么两条生命和多人受伤的代价,不是一种令人扼腕的坚硬么?

  因此,人类社会发明了法律,法律也是坚硬的,法律是铜墙铁壁。法律,就只对付行为,以硬制硬。

  因此,在化作坚硬之前,不妨三思而后行,多一些谨慎畏惧,少一些追悔莫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读者之声
   第A15版:互动
   第A16版:新民资讯
   第A17版:中国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大购网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聚焦
   第B04版:教育·人物/新民环球
   第B05版:好吃周刊
   第B06版:饕餮四海/好吃周刊
   第B0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08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3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5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黄牛因何能探囊豪取5000沪牌
坚硬和柔软
小龙虾的名利场
要“中国好邻居”,更要危房预警
手机焦虑症
网络文学与“茅盾文学奖”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坚硬和柔软 2015-06-11 2 2015年06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