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难忍鸽臭味
说起楼下住户的鸽棚,家住番禺路293弄2楼的许女士怨声载道。许女士说,楼下养鸽困扰了她6年。因为这些鸽子,她家几乎无法正常晾晒,衣物沾上鸽粪又要重新消毒清洗,只能晾在内阳台,空调外机、雨棚上也都是鸽粪,纱窗上经常插着鸽毛,每个星期都要清洗。推开窗就能闻到的异味令人难以忍受。
记者在现场看到,1楼天井里的鸽棚有3米多高,上下两层养着近40只鸽子,就在许女士家阳台下方,距离窗户仅有1米左右。
据了解,张先生自2009年就开始养鸽,但直到2014年才成为信鸽协会会员。按相关规定,申请信鸽协会会员必须提供盖有物业公章的同意证明,然而张先生的申请文件存在猫腻。他的申请表上,盖了别家物业公司的章,也没取得整幢楼邻居的同意签字。今年2月,许女士向市体育局投诉此事,在“12345”市民热线的督办下,张先生被取消了会员资格。
早在2011年时,许女士跟张先生曾在居委会的调解下签订过一份协议,写明了养鸽数量和放飞时间,但张先生为了参加比赛,并未遵守协议。鸽子数量远超协议中规定的17只,依旧是早晚两次放飞,这让许女士最终忍无可忍。目前,许女士已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养鸽纠纷非个例
事实上,与许女士有着相同烦恼的市民不在少数。爱好信鸽的市民钟情于养鸽,训练信鸽参赛带来了快乐与成就感。然而与鸽为邻,却让周遭的居民感到闹心,双方没法互相理解,很容易演化成针锋相对的激烈矛盾,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为此闹上法庭的情况并不少见。2012年,虹口区曾发生一起命案,30年的老邻居因搭鸽棚引起纠纷,继而大打出手,最终一人被捅身亡。
处置环节存空白
养鸽扰邻难题,究竟谁来解?在“12345”督办会现场,市体育局相关人员表示,张先生已不再是信鸽会员,所养的信鸽已不受法律保护,对于非会员他们也无法管理。而城管部门表示,只能按鸽舍破坏市容环境来处罚,目前他们已向张先生发去行政处罚告知书,并罚款200元。
督办会现场,“12345”市民热线请来市人大代表,在听取各方面意见后,人大代表指出,信鸽管理链上存在明显空白。目前的《上海市信鸽活动管理规定》仅是一个规范性文件,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养鸽户仅仅是警告、停赛、除名。养鸽户一旦被取消会员资格,或被发现无证养鸽,没有任何法规写明后续如何处置,究竟谁来负责鸽棚的拆除?谁来监督信鸽的善后?目前,城管部门只能以影响环境来罚款,却没有针对扰邻的相关处理条例,两者差距很大。
人大代表指出,针对现有的空白环节,应当制定相关法规填补缺位。此外,随着城市的发展,居住密度越来越高,在人口稠密的中心城区大量饲养信鸽是否合适?现有的管理规定应该与时俱进,及时修订。
本报记者 曹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