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话题/文体汇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7月0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们如何说服普通民众被骗投资
乐梦融
  2013年9月,一家名叫“炎黄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简称“炎黄文交所”)的机构“横空出世”,这家机构号称受到国务院支持,专门为了盘活民间价值80万亿元文物,将打造一个文物物权交易的平台。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家神秘机构就在全国范围内,吸引了数万名投资人的注意。

  普通百姓是如何被这家机构所蒙骗,进而将自己的积蓄投入其中的呢?记者分析如下,普通文物收藏爱好者或可引以为鉴。

  编写故事:凡是国宝一定要有“国宝”的故事,是欺骗公众和门外藏家的第一步。为这些来历不明的赝品,编写完整的剧本,无非是突出其流传有序,来历非凡。“故宫里藏有他的另一半”“曾被皇上把玩收藏”“战争流失海外”“次其一等的藏品拍出过天价”都是这些编造的剧本里经常使用的借口。

  找到“托儿”:有专家团队助阵,专家团队声势浩大,每一个都是响当当的名头,而这些名头有的是空壳公司,有的是海外注册的协会,大都有名无实。在一些展品的开幕仪式上,以品鉴名义邀请当地领导、企业家、社会名流、影视明星前来捧场社交,为其赝品的身份助威打气。

  利益许诺:利用普通爱好者的收藏心态,“捡漏”其赝品,或以像炎黄文交所那样,以各类文化艺术品权益拆分和类证券化运作,诓骗消费者。

  借力媒体:召开新闻发布会,蒙骗记者,在媒体上以各种手段为其赝品曝光。然后拿着媒体报道作为权威佐证,进一步欺骗更广泛的公众。

  打击权威:如果有正义媒体、博物馆人士、专家发声质疑,就群起而攻击,压制其发出声音,进而扰乱视听,颠倒是非。

  公关策划:手段花样百出。在非正规拍卖上拍出天价,欺骗消费者;人为制造藏品丢失、进水、火烧等意外事件,虚报高额的经济损失;向政府申办民间收藏博物馆,为赝品洗白;向有一定知名度的单位捐赠,哄骗其入藏。

  本报记者 乐梦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视界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互动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话题/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热点解读
   第B04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6版:个人理财/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上市公司/汇市金市
   第B08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大数据分析
   第B12版:房产在线/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
   第B14版:互联网金融/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城周报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4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C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娱台历
   第C10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C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C12版:拍卖/国家艺术杂志
   第C13版:夜光杯
   第C14版:夜光杯
   第C15版:阅读/连载
   第C16版:广告
“文物专家”宁玉新涉嫌诈骗被警方控制
他们如何说服普通民众被骗投资
广告
新民晚报话题/文体汇A14他们如何说服普通民众被骗投资 2015-07-04 2 2015年07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