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7月0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谈良心
季音
  季音

  我国著名出版家、杂文家曾彦修先生最近去世了。他生前留下的最后一本著作,是《平生六记》。这是一本思想内涵丰富,读了让人百感交集的书。作者在书中记述了他一生经历的六件大事。他在“前记”里说:“在我一生经过的一些大事中,我的原则是一切按具体情况处理。明知其错的我绝不干。为此要付出多大代价,我无条件地承担就是。世界上很多事情,常常都会有例外的,唯独有一件事情,我以为绝不能有例外,那就是:良心。”

  书中的六记是作者的一本良心自白,所述诸事真是件件发人深思。仅举一例:1965年“四清”运动的时候,他奉命来到上海一家大中型印刷厂群众印刷厂参加运动。厂里的装订车间揪出几十个有严重问题的人。他不轻信,经过反复苦心调研之后,亲笔为每个被审查者写出厚厚的一份证明材料,为蒙冤者申诉。几经曲折,被审的三十多个工人和干部都被洗清了汉奸、特务、政治骗子、反动资本家等政治罪名,全部彻底还他们以清白。当然,为此曾彦修冒着很大政治风险,付出了极大辛劳。

  是什么力量驱使他不顾自己的政治处境也十分艰难,却冒着风险去干这与己无关的事?用曾彦修的话说,这就是“良心”。在他看来,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上,唯有良心是无例外地不能放弃的,对人对己皆如此。

  在我国民间的道德观念里,良心一词是受到民众高度尊重的。幼年时,父母经常教育我们的一句话就是:“做人要有良心”。他们把一切为非作歹、损人利己的丑恶行为,一概斥之为“没良心”。爱憎分明,毫不含糊。也许有人以为,这未免把道德问题简单化了。其实,凡真理大都是简单明了的,并不深奥莫测。《论语》里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一句话,说明了如何做人的一篇大道理。

  “良心”一词现在似乎不大时兴,眼下比较流行的是“诚信”、“爱国”这类基本道德准则。实际上这与“良心”是一致的,并不矛盾。“良心”是从人的本性上提出问题。在人生舞台上,人各有志,不能强求一律。但有一点是应当共同遵守的,这就是正直的良心。人的心灵的纯洁比什么都重要。在生活里,我们遇到过这样那样的种种灾难,最大的灾难,莫过于道德的沉沦,良心被严重扭曲。如今,放在人们面前一件至关重要的事,就是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让“做人要有良心”这句最朴素又最实在的话,深入人心。

  107岁老人周有光老先生赠送给曾彦修的题词是四个字:“良知未泯”。这既是对曾彦修一生的公正评价,或许也寄托着老人对后人的一片殷切期望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民生调查
   第A05版:民生调查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跨界/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动态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新民资讯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专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2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谈良心
谁道好花不长开
寸尺必争
戏咏赠毅成
二十年后竟重逢
读书消暑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B03谈良心 2015-07-05 2 2015年07月0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