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7月0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陶厂早点
龚伟明
  龚伟明

  初夏的一天上午,去含山县陶厂镇办事。时间尚早,当地同事老陈请我吃早点,说他年轻时候在这里打过工,对这里早点的印象特好。

  我跟着老陈找到了镇里的南关口。“南关口”三个黑色的篆体字镶在墙头,颇具古韵。墙门里,是一条水门汀街路,两旁都是一到二门面的商铺。此时,街上行人不多,显得清静。我们走着,在一家点心铺前闻到了香味,禁不住抬脚跨入。铺子一边是店主打理的工场,另一边则是安排客人吃的场所,放着木凳木桌。老陈点了煎角、干丝和面皮,见我们算计着份数,店主说你俩点这么些够了,再多吃不完的。店主是夫妻两人,男的掌勺,女的做下手,很快,三样早点摆上了桌。

  煎角,类似于我们上海的锅贴,浇了油蒸出来的。不同之处,是底上还黏着一层金黄色的蛋饼。夹起一只鼓鼓的煎角,蛋皮就软软地垂下,闻着香,煎角底层软而不硬,我一口气连吃了好几个。老陈说你别光吃煎角,也尝尝干丝。他说干丝当然是扬州的有名。清朝李鸿章把盐埠弄到含山运漕后,兴旺了一方经济,扬州干丝随之引进,并影响了方圆几十里。从陶厂干丝制作手艺来看,白色的汤汁、嫩滑的肉丝以及不坚不烂的黑木耳,赢得了当地人的口碑。老陈有文化,懂历史,知典故,经他一介绍,我对填肚子的食物一下子产生了不一样的感觉,觉得蕴含文化的美食得细细品味。

  面皮盆里的肉丝虽不如干丝盆里的多,但其他东西不少,香菇、鸡毛菜、灯笼辣椒块等在盆里相交,面皮上又淋了酱油,泛着一层红润色泽,整个盆子看起来无比鲜艳,一条条的面皮都有嚼劲。

  既然吃得开心,就与店主聊了起来。店主说,从前,这条小街上人来人往的。现在年轻人出去打工,小孩子大多到县城去念书,留下些老人和婴幼儿,只有逢年过节了,才又热闹,生意跟着上去,好在房子是自家的,压力不大。店主环视着店铺,听我们夸好,有点自豪了,口吻坚决地说肉要新鲜,煎角的皮子,都是自己手工一张张擀出来的。

  店铺里,架在炉子上的大水壶吱吱响着,不停地往屋檐上冒着水蒸气。店铺外,依然清静,出南关口,我与老陈,相约再来尝尝陶厂早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不屈的上海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社会新闻
   第A15版:互动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5版:大购网专版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8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招生留学/新民教育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广告
鸡冠山
保姆想要穿旗袍
形式与实效
动物的信息传递
陶厂早点
我的摄影趣事
躲猫猫(剪纸)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今宵灯谜
一段书缘
新民晚报夜光杯A30陶厂早点 2015-07-08 2 2015年07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