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身体的信号
严格管理之下,为了保有饮食的幸福感,午餐我让自己随兴享受,吃自己爱吃的东西,分量多些也无妨,比如晚上吃五分饱,中午就算吃到九分饱,其实还是OK的,至少平均下来达到七八分饱的目标。
谈了饮食,接下来非谈拉撒不可。刚生病的时候,我对每天是否排便压力很大。因为医生说排泄物是毒素,会在小肠里累积,我是有问题一定要解决的人,所以会勉强自己每天要有一两次,没有就会焦虑。甚至在化疗造成便秘时会分析今天该用手边五六款泻药中的哪一款比较好?
《You:身体使用手册2》一书作者奥兹医生到中国时,我们也碰了面,我从他那里学到许多有用的知识。例如大便的频率,奥兹医生说: “如果一天排便四次以上,或不能保证至少两天排便一次,那你应该就医。”郑医生则主张饭后十五分钟是排便的黄金时间,因为进食会促进肠胃蠕动,有助于清除前面几餐制造的垃圾,所以一天排便两三次是正常的。次数太多当然也不好,但奥兹医生说:“如果肠胃不疼,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奥兹医生告诉我,每次解手看看大小便的形状、颜色、内容物,大概就可以判断七八成健康信息。因为大小便里含有丰富的健康信息,若想学习可以到网上搜索奥兹医生专门为这个话题录制的节目。小便的频率也很重要,憋尿绝对不行,尿不出来或尿频都很麻烦,一定要看医生。科技行业有个笑话,有个老板会到厕所观察员工,如果你的尿液颜色偏黄,表示你上班很认真,很拼命,是个好员工!不过小便的颜色确实能透露出不少健康信息,甚至还是个压力检测指标。通常压力大的时候,你会忙到没时间喝水,尿液自然偏黄,但因为变因很多,随时自我观察,有助于了解自己的生理变化。
最后我想再次强调一下,相信身体给你的信号,不管是感觉饥饱还是有睡意、有便意,都不该忽略它,特别是平常有便意却不去,最后往往就排不出来了。等真的遇到身体机能失调,搞得人满头大汗、痛不欲生,还是怎么都排不出来,那真是后悔莫及!人体的运作是非常繁复而精密的,一个细胞里面的忙碌程度,绝不亚于一个纽约市的运作。医生不会比你自己更懂你的身体,养成观察自己的好习惯,不管是求医还是照顾自己,有时候会比医院的各项检测数据还要可靠呢!
我从前不但不运动,而且还嘲笑朋友运动养生。我的朋友潘石屹在微博上说:“美国科学家通过对几万人、多年的观察研究发现,‘跑步的人比不跑步的人多活七年’。”我就调侃他:“会不会这多出的七年都在跑步?”当时我觉得我不但幽默,而且是对的,而今才发现我错了!现在,不管中医、西医还是自然疗法医生都告诉我,运动无比重要。有氧运动不仅可以促进脂肪燃烧而达到减肥的效果,还能促进癌细胞凋亡,也是活化自然杀手细胞的良方。
再者,因为人是动物,要活就要动,人体的免疫大军淋巴系统不像血管配备了心脏动力马达;它能保持回流顺畅,主要就是靠运动,因为当初上帝造人的时候没想到,有一天人类会变成今天这样,整天“宅”在电脑前不肯运动,而且还把珍贵的地球能源浪费在交通、移动上。
我们的淋巴系统没有动力马达,人又不肯运动,上车、下车,取代了步行,人的身体素质就一代比一代弱。有中医研究,几千年累积的人体数据显示,古人多半阳盛阴衰,阳气、能量充沛,但体型偏瘦,因为古代粮食不足。现代人则是阴盛阳衰,能量不足,躯体庞大。差别就在于运动,尤其是走路,走路可以让阳气下行,中国人练功讲究“气沉涌泉”。现代人不走路,头重脚轻,上下不通,不仅身体健康状况走下坡路”,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现在我会(1)每周爬山两到三次,爬山时至少做到一半时间头脑放空。(2)做瑜伽或甩手功两到三次。(3)能走路就走路。(4)做些有趣的运动,比如Kinect。(5)每周两次按摩,让经脉血液疏通。养成运动习惯之后,除了让我恢复健康,最意外的收获是每天都保持心情开朗,很多事情也看得比较开了。我不再强求什么,尽力而为,但一切随缘,所以不会形成压力。
明起连载《24个比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