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8岁的曹吉芳,1998年,她从当时奉贤县城乡公司二部退休。2000年,曹吉芳办了个花木公司,起名上海树园盆景花木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党支部书记。公司开业后,由于她诚实、守信,生意越做越红火,人员从开工初期的6人,发展到了如今100多人。
公司赚钱了,曹妈妈也富裕了,她表示,饮水要思源。2010年6月,曹妈妈主动找到区双拥办,要求为部队做点事。在区双拥办牵线下,当月,曹妈妈的公司,就与上海边防总队边防支队化工区边防派出所结为军民共建单位,为此,曹妈妈每年要拿出10万元资金用于拥军事业。她不仅自己拥军,还带上丈夫和两个儿子一起拥军。
化工区边防派出所有30名官兵,曹妈妈把他们当作是自己的“儿子”。每年春节、端午节、“八一”节和国庆节,她都要亲自带领公司员工,上门看望和慰问“兵儿子”,和子弟兵拉家常,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
每年她至少3次请“兵儿子”来公司参观、聚会。双方还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军民共建座谈会、茶话会、拔河比赛等活动。曹妈妈看到部队营房绿化少,品牌单纯,就利用自己公司优势,免费栽种花草树木,使营院内面貌焕然一新。“兵儿子”家中碰到困难或突发自然灾害等,曹妈妈知道后,总是问寒问暖,在经济上给予帮助。战士王宁,家中父亲患上重大疾病,曹妈妈专门汇去1万元。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当老兵退伍时,曹妈妈就会组织他们开展“上海一日游”,并给每人送上一架价值2000元的照相机。她租上一辆面包车,带上“兵儿子”,参观游览上海的景点,以及奉贤的新农村建设新貌。
她还邀请退伍兵“儿子”到公司参加座谈会,勉励他们把部队好思想、好作风带到地方,永葆军人本色。同时为退伍兵“儿子”举办一期短期摄影知识讲座。“兵儿子”们激动地说:“兵妈妈想得太周到了,我们一辈子也忘不了这个情。”
本报记者 江跃中 通讯员 尤正贵 石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