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剧院又名“俄罗斯国家普希金戏剧学院剧院”,1756年8月30日由彼得大帝的女儿伊丽莎白女皇下令建立。这一天,也被视为俄罗斯专业剧院的诞生日。1832年新建造的剧院,以尼古拉一世的皇妃亚历山德琳娜的名字命名,如今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几乎所有的俄罗斯经典戏剧的首演,都在该剧院,包括1836年4月19日在此首演的《钦差大臣》。
编剧果戈里也为首演出谋划策。该剧描写了主人公赫列斯塔科夫与人打赌输得精光,正一筹莫展,从彼得堡途经外省某市,被误认为“钦差大臣”,在当地官僚中引起恐慌,闹出许多笑话。当时俄国剧坛上充斥着从法国移植而来的思想浅薄、手法庸俗的闹剧,果戈里这部绝妙的讽刺喜剧照出了当时社会达官显贵们的丑恶原形,也揭露了当时俄国腐朽的荒唐世相。
本次访华的新版《钦差大臣》中,原作五幕喜剧被切分为了两幕十二场,场次与结构更显灵活,角色服饰还原到沙皇统治时期的装扮,舞美直观简洁,台上28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忙而不乱。俄罗斯达官显贵的可笑群像显得真实而生动。乐队与合唱的新加入,与舞台调度、演员台词配合得天衣无缝,融入宛如序曲、华尔兹、赋格曲的音乐形式,堪称舞台上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典范。
中国也与该剧院有着极深的渊源。1935年,梅兰芳首次访问苏联就选择在亚历山德琳娜大剧院登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梅耶荷德、爱森斯坦等苏联戏剧、电影、文学界知名人士观看之后,深深折服于中国戏曲虚拟写意抽象的巨大魅力。20世纪50年代,苏联专家在北京举办“导训班”、“表训班”,蓝天野等当年北京人艺的演员学习戏剧表、导演时,就受到过亚历山德琳娜大剧院来华艺术家们的熏陶。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