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歇夏”,上海阿姐们还是关注一下身边的事:最近猪肉在4个月里涨了近50%,让阿姐们从关心“增值”转到如何“保值”上来。今天我们就和阿姐们盘一盘,哪些看上去能够保值的东西,实际上只是个“陷阱”。
陷阱一:黄金
保值指数:负★
变现指数:★★★★
解放前上海人家稍富裕,都会藏点“小黄鱼”——金条。现在也有不少上海阿姐也喜欢过年时买点黄金首饰或金条,平时可以佩戴收藏,急用钱时还可以让金店回收。
然而,上月24日,黄金创下了5年以来的新底,每盎司最低仅为1077美元,以美元兑人民币6.21、每盎司合28.35克计算,每克黄金仅为236元;而在2011年8月,黄金曾经创下了1911美元/盎司的高价,4年时间跌掉了近一半;哪怕是2013年打败了华尔街的中国大妈,以当时的最低价1180美元/盎司来计算,也跌了近10%,实在不是一项保值的投资;如果买的是纸黄金,还要再扣掉手续费;如果买的是金首饰或饰品金条,还要有40-100元/克的工费,以及10-30元的折旧损失,更划不来;而美元和黄金是跷跷板,美国很有可能在9月份加息,走强的美元将进步拉低黄金的价格。
陷阱二:钻石及珠宝
保值指数:负★★★★
变现指数:★
受钻石商的蛊惑,许多上海阿姐都认为,钻石可以像它所代表的感情一样“永流传”,甚至他们还会教阿姐们一种钻石投资:第一年买一颗钻石,以后每年加点钱换一颗稍大的,若干年后就可以获得一颗比原来大得多的钻石了——由于世界上70%的钻石原矿都被一家名为DTC垄断,所以钻石的价格除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有所下跌外,基本上都是每年以5%的幅度上涨!已经跑赢了CPI了吧!而且同品质的但是克拉数大一倍的钻石,价格可绝对不仅仅是小一半克钻石的2倍哦!
但是,这只是与钻石商的零售价相比,如果要变现的话,阿姐恐怕要大失所望了。一般来说,普通钻石零售价一般大致是成本价的3倍,一般品牌是4倍,知名品牌在5倍以上,国际一线品牌甚至可以达到7倍,当阿姐要把钻石变现时,钻石商只会给出成本价,即使每年钻石的成本价都有5%的涨幅,也完全无法弥补和零售价之间的巨大价差。另一个可以变现的渠道是典当行,一般典当行的出价是成本价的50-60%,就算钻石商肯出一倍的价格回收,和你的当初买它的价格还是缩水了2-6倍。
陷阱三:名牌奢侈品
保值指数:负★★★
变现指数:★★
虽然许多上海阿姐平时精打细算,但是花钱买名牌包却很舍得,除了“轧台型”外,还可以收藏升值:尤其是像Chanel的2.55、class flap,Hermes柏金包这样的经典款。因为这些品牌,每年经典款都会有10-15%涨幅,拿几年前的价格和现在相比的话,确实可以给上海阿姐们“保值和升值”的错觉。
但是这些手袋到底能换到多少钱,还是要看二手回收店的出价。二手名牌包店中一般以原价5-7折的价格销售全新二手货(非限量版),而回收还要视货品持新旧程度,只能到原价的25%-50%,而一些二手包店声称销售出去两个月内仍然可以售价7折再次回收,则证明它的第一次回收价不会超过5折——保值吗?不仅是手袋,名牌手表、豪车,只要不是稀少的限量版,“遭遇”同样如此。靠奢侈品保值?同样不靠谱。 郑海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