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跨界,无疑使得传统的、静态的展出形式呈现出更多元化的特征,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吸引观众的关注,因此参与感和互动性成为最近比较热门的艺术展几乎都有的特征。以“惊鸿”为例,观众不仅可以从视觉上得到精彩的体验、美好的享受,也将通过现场欣赏著名钢琴家孔祥东和展览作者王新元的联袂演出、新颖的书法时装秀,感受别样的书法魅力。通过特别的展示方式,王新元为传统书法艺术增添的时代气息和现代精神,将让人感到耳目一新,使书刻古而不古,标新又具传统。我们可以看到几个重点:参与感强的音乐演出,以及可观性强的时装秀。
很难想象书法篆刻艺术如何用时装秀和音乐演出的结合来展现,但艺术家王新元实现了。展出当天,著名钢琴家孔祥东在现场即兴创作了钢琴曲《惊鸿》。琴声叮咚,将洛神美丽绝伦的姿态行云流水般表达出来。孔祥东表示“即兴创作是对习惯的挑战,也是对自己音乐修为的一种全方位考验”。在享受书法艺术带来的视觉享受同时,听觉艺术的完美搭配,让观众产生了更加丰富的直观体验,增加了感受性,让观众更容易参与到展出所呈现的艺术氛围之中。
而时装秀则更令人意外,虽然是舞台上模特穿着时装在走台步,但这更像是一场行为艺术。所有20名模特的脸部都被白布蒙住,身上则穿着取材自王新元的书法作品《洛神赋》的服装,照王新元的说法,他认为“一个人的表情会特别影响别人的情绪,所以只用肢体的语言来表现整个书法艺术”。所以,在这个看脸的时代里,他拒绝让模特展示姣好面容,因为翩若惊鸿、宛若蛟龙的女神“还是保持些许神秘感比较好,一具体了就不是神了,就是人了”。
为何会产生这样突破传统的展出形式?这恐怕还要说说王新元这个人。王新元,中国著名时装设计师、时尚艺术家。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他“中国最优秀服装设计师”称号,更是被国内外各大时装报刊尊称为“时尚王子”。然而,事业如日中天的他却突然拒绝各种邀约,拜中国著名书法家王冬龄为师,开始潜心研究书法、篆刻。这次展出,是王新元在沉寂八年后的第一次闪亮登场,犹如他二十年前的第一次时装秀。古典与现代通过模特款款如行云流水般的脚步全场走动,使传统与时尚形成艺术结合的美。在展出中,他还借助现代喷绘技术的帮助让一些照片变成巨幅图样,使参观者产生强悍的视觉冲击力。如是等等,这些都是只能通过时尚秀训练的王新元创造出来。
有关书法篆刻的艺术展很多,但像这样能让观众如此记忆犹新的实属难得。这也更加让我们看到艺术展览的策划形式不应千篇一律,运用更多元化的手段,让观众感到新鲜,提供更好的观感和服务,让艺术展更加个性化,或许将是未来几年艺术展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