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7: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8月0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夏日清凉陶瓷枕
鲁珉
  ◆ 鲁珉

  炎炎夏日,若是头枕一清凉枕头,想必会大大提高睡眠质量。现在的枕头品种多如牛毛,什么棉枕、药枕、竹枕、木枕。但在我国历史上很长时期,普通百姓多是用陶瓷枕的。

  老家曾有一间烧制陶瓷的厂,也曾烧制过大量的陶瓷枕头,只是名不见经传,不足为赏。可就是那个看起来还很粗糙的陶瓷枕,把我拉进了收藏陶瓷枕的“陷阱”,一发而不可收,而且还对研究瓷枕有着近似痴迷的程度。

  瓷枕最早出现于隋代,唐朝时开始大量生产,两宋及金、元时期最为鼎盛,明清两代渐次衰退。 所以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记下了“寤寐无为,辗转伏枕”的诗句,足以见得枕头的悠久历史了。

  瓷枕是一种生活日用品,瓷枕唐代以后开始大量生产,并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床上枕具。到了元朝,瓷枕的发展进入了超级繁华期,烧制陶瓷枕的官窑民窑遍及南北。

  由于市场需求大,陶瓷枕的品种及档次随之丰富。当时较为流行的有图形枕、兽形枕、人物枕等,造型精巧,制作细腻。同时在装饰技法上也有很大的发展,刻、划、剔、印、堆塑等技法被纷纷采用,极大地丰富了瓷枕的表现力和艺术性。这一时期的瓷枕逐渐从实用品转向了雅俗共赏的工艺品。

  古瓷枕的装饰手法取决于不同朝代和不同窑口。一般来说,唐五代以前以模印、细划绞胎等为主,宋代则以绘画为主,同时出现了比较复杂的剔地留花、珍珠划花等手法。随着制瓷业在工艺技术、造型装饰手法等方面的不断改进丰富,瓷枕作品上的艺术色彩也愈见灿烂。

  明清以后,随着更为优异的制枕材料的出现,瓷枕开始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那些优质的陶瓷枕便进入了收藏行业。

  我收藏的一只陶瓷枕是清末民国初期的,产地是瓷都景德镇。长约26厘米,高约10厘米,宽约13厘米,是比较典型景德镇民间工艺,枕身有青花粉彩装饰,具实用艺术观赏收藏价值。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新民观察
   第A04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全民健身专版
   第A11版:文体汇/跨界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个人理财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6版:彩票世界/汇市金市 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房产在线
   第B08版:大数据分析/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2版:证券服务/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创新之城
   第B14版:金融城周报/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互联网金融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4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C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文艺台历
   第C10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C11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C1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C13版:夜光杯
   第C14版:夜光杯
   第C15版:阅读/连载
   第C16版:广告
张恨水与《巷战之夜》
新中国首套抗战邮票
显著中的微观精神
夏日清凉陶瓷枕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C07夏日清凉陶瓷枕 2015-08-08 2 2015年08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