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报记者走进其中一区、一街、一镇的网格化中心,亲眼见证这一个月里,网格化分会场都为老百姓解决哪些“急、难、愁”问题。
闵行吴泾镇:联勤联动+前端处置
闵行区吴泾镇辖区内既包含大量居民区、村庄,又包含紫竹园、化工园区和多个高等院校。吴泾镇大联动平台将这块37平方公里划分成135个小网格,设立了24个工作站,并组建了一支301人巡查员队伍。每一个村居、每一条道路、每一片厂区和校园周边都有专人负责,做到“责任无盲点”。
无孔不入的巡查员制度,配合各部门联勤联动,真正做到了管理无死角。“夏令热线”期间,吴泾镇大联动平台共采集各类741件,目前已经办结729件,办结率达到98%。
多方联手清理夜排档
永德路步行街是吴泾镇最热闹的一条街,入夏以来这里的夜晚更是人声鼎沸,然而无序设摊、跨门经营现象也变得突出。此外,华师大研究生公寓及东海学院等校区周边的“黑暗料理”夜排档也想趁着暑假前最后“疯狂”一把。
7月上旬,区大联动网格平台通过街面巡查员,及24小时监控探头掌握情况后,制定整治方案,由镇大联动推进办公室牵头,联合镇城管中队、联管大队和三家市场管理公司、市场监督管理所、公安派出所等一同开展夜排档专项整治。
行动当天,联合执法队员兵分三路,查处取缔无证夜排档17处,规范跨门经营8家,取缔零星流动摊位21处。对个别不予配合的违法摊主,城管中队当场开具法律文书,目前已立案5起。
前端处置消灭群租
群租是辖区内居民最深恶痛绝的顽症之一。虹景二居网格巡查员在巡逻中倾听居民反映,在辖区内多个小区中发现群租户,一方面第一时间上报网格化指挥平台,另一方面利用工作站前端处置的优势,及时化解问题,效果显著。
尚义路229弄31号9楼一户单元存在群租现象,巡查员走访后立即联系小区物业,一同上门与房主沟通,最终房主自行将屋内隔断全部拆除。 本报记者 曹文清 徐驰
志愿者 高晓晗
徐汇区:构建“4+X”城区
综合管理新平台
徐汇区在网格化工作推进过程中,构建了“4+X”城区综合管理新平台,开展13个街镇中心的实体化运作,并建立居民区(园区、轨交等)工作站,提升城区综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在居民区层面,通过自治和小联勤制度,快速、定期检查报告各类问题,以社区公约等方式处置解决并上报街镇中心,实现城区综合管理与居民区自治的有效衔接。
据了解,7月8日-8月7日,徐汇区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网格化平台共计立案12947件,处置率100%,结案率100%。
沈家里小区内成菜场
沈家里小区居民反映,不少摊贩在小区内摆出摊位,小区成了“菜场”。堵塞交通,污染环境,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影响。街道网格中心收到反映后上报,7月10日凌晨6点,由徐汇区网格化统筹,在沈家里菜市场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把近20个摊位兜售的蔬菜、生鲜一律收缴装车,弄堂中违法搭建的摊、棚、伞被统统拆除。如今,沈家里小区内看不出之前“菜场小区”的痕迹。
田林十二村噪音扰民
今年年初,田林街道网格中心在街道22个居委会设立了居民区网格工作站。7月15日,街道网格中心接到田林十二村网格工作站的案件上报,反映位于田林十二村有人从事牛奶转运分送工作。在小区公共场所堆物严重,夜间装卸噪音扰民,居民对此颇有怨言。
接报后,街道网格中心召集田林市场监管所、城管中队等单位召开现场协调会,田林城管中队当天对该“送奶点”进行了现场整治处罚。7月20日,该业主同意将牛奶分发点从小区内换到小区外,并承诺不在小区公共场所堆放物品。
新村绿化带阴沟堵塞
7月24日,有居民投诉日晖六村147号南面绿化地带内侧阴沟堵塞,周围都是垃圾,而此地不属于物业管理范畴。居委接到诉求后通过网格平台上报街道网格中心。街道网格中心即刻受理,并派遣给斜土社区管理中心,经社区管理办相关人员上门勘察情况属实后,联系了街道市容所对阴沟进行了疏通。如今,下水道周边被清理干净。
整治地铁“贴膜摊”
8月5日下午,徐汇区城市网格化平台收到来自网格监督员的情况反映:1号线9号口出口处出现多处贴膜、卖手套等无照经营摊贩聚集,影响行人通行和环境卫生。
接报后,轨道交通派出所和徐家汇站2名民警、城管徐家汇中队2名城管来到现场。记者看到,在轨交1号线9号口站厅层出口处,城管队员对一家“贴膜摊”进行拍摄取证,工作人员则上前对该摊贩进行劝导。5分钟后,摊主收拾好器械和桌面,离开了轨交现场。
记者 徐驰 曹文清 志愿者 高晓晗
瑞金二路街道:把网格化触角深入社区
今年以来,瑞金二路街道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夯实网格基础、聚焦难点顽症、强化居民自治,重点突出组织、协调、牵头、督查四项职能,全力推进市政市容管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7月8日-8月7日以来,瑞金二路街道网格中心事件部上报案件549件,完成率78.8%。
取缔无证餐饮店
重庆南路30弄23号是一家居民住宅,房东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把一楼沿街的房子打造成了一家餐饮店,在网上还“小有名气”,但却无证无照。餐厅油烟扰民,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7月11日,在接到居民投诉后,街道网格中心联勤联动队召开了对重庆南路30弄23号整治工作筹备会,明确了具体分工和工作方案。12日上午10时30分,在街道网格中心牵头下,联合公安、市场监管所、城管、市容、房办、物业等对此家无证无照的餐饮店进行了联合整治,取缔了其违法经营的相关经营工具以及无证无照的广告牌等。
拔除枯树“隐忧”
陕西南路39弄17号(长乐邨)内有一棵枯死的梧桐树,既有白蚁扰民,又有安全风险,居民多次向物业公司反映,但因涉及到需协调绿化部门、费用较大等问题,两年多来一直没有结果。
7月25日,瑞金二路街道网格办第二工作站工作人员在日常走访中接到居民反映后,通过站内绿化市容所工作力量与绿化主管部门、物业公司、绿化公司等进行协调,于25日下午将该处枯死树木施工移除。
记者来到位于陕西南路上的长乐邨。在39弄17号门口,记者看到有一株新栽的幼苗,根部附近覆盖着一圈枯树叶。居民赵阿姨说,原先的梧桐树引来白蚁,将其蛀空。“我们担心树倒下来压在房子上,那多危险,幸亏街道即时帮忙移除。”
本报记者 徐驰 曹文清
志愿者 高晓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