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通常心脏病发作,以心慌、胸闷、呼吸困难、脸色发紫等症状出现。但有些心血管疾病起病却非常隐匿,甚至“披”着别的系统疾病典型症状跑出来害人,让人防不胜防,甚至痛失生命。为了能够尽早地发现疾病,大家要对心脏病的早期症状有所了解,一旦发现要及时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早期明确诊断,对治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管中一窥!左肩背痛预示心血管出现问题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VIP中心主任张雅君教授表示,很多中老年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症状表现,却还没有意识到,有的以为是累了,休息一下就好;有的以为受凉了。一位五十多岁的女士左肩膀疼,以为受风了去拔火罐,结果没用,其实这很可能是心脏病的表现。心肌缺血发作时疼痛往往放射到左肩上肘,因而当左边肩背痛时,就要关注下是不是心脏的问题,应该考虑去医院做心血管检查。
据有关资料表明,冠心病人肩痛者约占病人总数的一半以上,这与血液流动动力学及神经走向有关。多数中老年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动脉硬化,如果心脏上的血管——冠状动脉出现了硬化,心脏的供血就会受到影响。由于寒冷、炎热、情绪激动等条件刺激,造成血管痉挛、收缩,也会引起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就可能会出现一些表现:胸闷、憋气、气短、心慌、恶心、眩晕等;如果是冠心病,还会出现心绞痛,表现为心前区或胸骨后压榨性疼痛,疼痛可以放射到左肩、左前臂、手指。
种种先兆!警惕穿错“外衣”的心脏病
心脏病的发病率是极高的,大家要对心脏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有所了解,一旦出现上述症状表现要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是必要的。
通常心脏病发作,以心慌、胸闷等症状出现。但有些心血管疾病起病却非常隐匿,甚至“披”着别的系统疾病典型症状跑出来害人,如表现为胃肠炎、哮喘等,让人防不胜防,甚至痛失生命。
数据监测!掌控健康值防疾病发展
心脏是循环系统中的动力,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脏也会逐渐衰老,尤其中老年人是心脏病的主要患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防治心脏病的工作。健康的心脏有哪些标准呢?张雅君教授列出了这些数据:低密度脂蛋白低于3.1毫摩尔/升、甘油三酯小于1.7毫摩尔/升、腰围要小于80厘米(85厘米)、心功能及心脏结构正常,体质指数(BMI)小于24kg/、血压低于140/90毫米汞柱。
如果身体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超标,血管内就会逐渐形成斑块,一旦斑块破裂,会引起心肌梗死以及脑卒中。因而LDL-C水平应低于3.1毫摩尔/升(有心脏病史的应低于2毫摩尔/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应为1.3毫摩尔/升以上;人体需要能量时,甘油三酯会从脂肪中释放,因此甘油三酯是必要的,但是浓度过高会引起冠状动脉疾病,尤其是女性,正常人甘油三酯应小于1.7毫摩尔/升;肥胖会影响心脏健康,而腰围是反映体重指数的一个便捷方法。女性腰围超过80厘米,男性腰围超过85厘米,心脏负荷就会加大;血压高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以及脑卒中的风险,血压应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内。
见微知著!检查项目应视病情而定
心脏病的检查需要有一定针对性,视病情决定检查项目。医生的问诊、听诊及检查是第一步。听到心脏杂音是考虑心脏疾病的一个最重要体征,大多因此而进行下一步的检查。
通常有心电图检查,方便而易于普及,是诊断冠心病的常用方法;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则可以跟踪病人24小时的心电图,观察心律失常的数量和性质,判断病人症状是否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有关;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可观察运动过程中心律失常的情况,以判断心律失常与运动的关系。还可观察心脏供血情况协助诊断冠心病;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异常心影及肺血分布的多少,对协助诊断心脏病有一定的作用;超声心动图可以对心脏形态、室壁运动、心脏瓣膜活动情况以及左心室功能进行检查,这是目前常用的检查手段;颈动脉超声可为确定心脏高危病人提供一个较好的线索,提高心脏疾病的预测水平;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可以清楚地看到冠状动脉的血管,明确诊断是否有冠心病;导管及心血管造影用于其他诊断手段难以确诊的心脏疾病。目前,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可以明确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狭窄部位、程度、范围等,为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还可同时进行左心室造影,以评价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