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会入选比例1︰10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最大规模的中美国际交流夏令营,哈佛峰会已在中国成功举办9届,今年峰会学生的申请人数更突破5800人次,甚至超过了国内申请哈佛大学的学生人数。
每年峰会学生的招募主要通过自主网上报名和重点中学校长推荐这两个渠道展开,经过层层选拔,上海、北京两大会场共计600余名申请者入选,其中39%曾获得国际性奖项,49%有国际经历。
在昨天的开幕式上,上海会场的300多位学生根据性格特质被分配到12个HOUSE(宿舍)中,以团队的形式在峰会过程中完成任务、参与课程、开展活动、接受评委打分……这一做法来源于哈佛大学百年“12 Houses”的传统,希望通过共享前段创新的理念实践,让来自不同成长背景的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最精华纯正的哈佛精神。
话剧导演首场开讲
昨天上午,国家级话剧导演田沁鑫作为今年驻场上海的首位讲座嘉宾,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国内学生选择境外大学专业时,尤其偏爱商科等实用性学科。对于这一现象,田导深表忧虑:“我在爱丁堡大学学习期间,发现中国的留学生只有两人在那里学艺术,这个现象太可怕了。即便不作为学习专业或个人发展方向,中国的孩子也要补充一些艺术营养,因为这关乎个人的审美,可以开启浪漫的思维。一个理工科的学生也需要学习艺术,因为它是创造性思维的触点。”田导呼吁,学生们有机会要多走进剧场、多看戏,了解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感受艺术光芒。
据悉,未来几天,包括2015现象级APP足迹团队、奥运冠军陶璐娜、普利策获奖摄影师刘香成等不同行业领军人物,将为峰会学生带来一系列重量级讲座。此外,将提供近60门由哈佛优秀毕业生教授的涉及不同领域的选修课程,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
本报记者 杨玉红 实习生 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