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事故发生后最先报警的是一位皮卡车司机,事发时他正驾车逃生,虽然已经驶离滑坡地带一段距离,但他的皮卡车仍旧被滑坡造成的冲击波冲离路面20余米,车辆也在遭受冲击后严重变形。
在此次事故中,除了失踪的约60人外,还有14人生还,他们大多数是自行逃生的。
生还工人受访称,事发时大部分工人都已入睡,只有少部分上夜班的工人听到了山上石头滚落的声音,“队里的安全员叫大家紧急撤离,喊了4遍都没有人应,喊到第5遍时大家才往外跑。”仅两三分钟后,“几乎半个山便垮塌了下来”。其中,在黑暗中往高处逃跑的工人多数获救,向山下逃亡的工人和在室内来不及出逃的均被砂石掩埋。
在山阳县一座宾馆内,记者见到了生还工人彭少斌和周坤林,他们都是附近农民,平常偶尔来这个矿上打工。虽然他们在逃跑的过程中只是脚部、背部受了点轻微擦伤,但两个人看上去仍旧惊魂未定。
据两位逃生者的描述,事发时他们和五六个工友拼命往外冲。“但外面很黑看不到什么,只能摸黑往山上乱跑,感觉‘尘土很大,鼻子很呛’。后来跑到附近一个老乡家里,一直等到天亮救援人员来了才得救。”他们说。
他们告诉记者,从滑坡发生到工友被埋,只有短短几分钟时间,很多人根本来不及跑。侥幸能够逃生的,都是像他们这样往山上跑的人,“那些往山下跑的最后也都被土石埋了。”
目击者称,事发地生活区有三栋房子,其中两栋分别由两个不同工队的工人居住,山脚下为职工生活区和住宿区,这些建筑在事故中均被掩埋。
据距离现场较近的中村镇碾沟村、烟家沟村部分群众反映,8月11日当天并没有下雨,记者12日中午在事故现场也并未见到明显的下雨痕迹。现场一位武警部队负责人介绍,从现场情况来看,如此大的塌方规模可能和前期该地区降雨后土质松软有关,但也不排除与采矿导致的山体结构变化有关系。 综合新京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