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难民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身边很多人晚上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不知道他们中有多少能活着到英国,虽然这段路程只有90分钟,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与命运相搏的死亡之路。”
阿富汗难民亚韦德经营着难民营里的一家“帐篷杂货店”。他在去年底接受了法国媒体的采访,向外人揭示了难民营里的生活。
亚韦德说:“我们在这里建造了一个新城市,这是一个缩微世界,有阿富汗人建立的‘小亚洲’,也有厄立特里亚人、南苏丹人建立的‘小非洲’,我们在这里按照国家民族建立了7个不同的生活区。这里有一间诊所、一座天主教教堂、五座清真寺、两家阿富汗餐馆、一座学校。”亚韦德口中的这座“城市”,其实指的是树林里成片的帐篷和木板屋,他口中的“诊所”和“餐厅”都是由帆布和木板搭成。在他的超市里,大米、蔬菜、啤酒一应俱全,甚至还有长途电话卡。这里白天异常平静,所有人都在休息,亚韦德说,大家晚上就会行动起来,唯一的目标就是搭上前往英国的卡车或者火车到达海峡对面。
辛坎达尔是难民营里唯一的一所帐篷诊所的医生,这个来自阿富汗的男青年曾是阿富汗医学院的学生,可是战乱使得他再也无法完成学业,他成为一名难民,是这个区域唯一的医生,也是难民营里阿富汗籍难民的社区代表。“我们这里不同族群的代表定期会开会,交换生活物资。在这里,我们必须相互帮忙。”
(本刊除“论坛”及本报记者署名文章外,均由新华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