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焦点/民生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8月1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客用数据“讲故事”
让人们感知城市“脉搏”
郜阳 马丹
  你肯定想不到,枯燥单调的城市数据也能变成艺术,这是瑞士联邦政府科技文化中心正在做的尝试。本届科艺展上,来自瑞士的“感知你的城市”项目或用哭脸及笑脸直观体现城市空气质量,或用交互式的约会游戏方式让你了解每座城市的实时天气和空气质量,又或整合数据制成城市“脉搏”,用城市脉搏来反映城市角角落落的实时信息。

  瑞士联邦政府科技文化中心跨领域项目主管孙逸雯说,城市远远不止有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看到和经历的那一面,城市还有空气、气候、噪音等因素值得我们关注,因此,2015年初,瑞士联邦政府科技文化中心旧金山分部、瑞士创新平台Lift以及美国Gray Area基金会共同发起了名为“Data Canvas(数据画布)”的城市居住环境数据监测项目,吸引了来自旧金山、波士顿、班加罗尔、上海、新加坡、日内瓦和里约热内卢7个城市的一百多名创客参与。在上海,14位创客自愿领取了数据采集任务。他们亲手制作了探测数据的传感器,并安置在自己的住宅、办公室或当地的创客空间里,记录下空气质量、湿度、噪音、温度、尘埃粒子、光照强度六种数据。

  “上海创客采集的实时数据会和其他6个城市的数据一起,放在项目的官方网站上对公众开放,供公众自由查阅,而有兴趣的人还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这些数据制成图像、声音等多种艺术作品,让数据‘讲故事’。这次在上海科艺展上展出的作品仅是公众征集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三件。”孙逸雯说,在4个月的时间里,线上共有超过12万人对此项目进行了关注,线下有700多人参加了相关的工作坊与见面会。“数据命题本身是枯燥的,但通过这种数据可视化的创作,让城市的一呼一吸、光影变迁都具有了别样的趣味与可读性。人人都可以参与的项目,激起了人们的好奇心,也提高了城市人对居住环境的认识,让人们意识到保护生态、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是科学,也是艺术。

  本报实习生 郜阳 记者 马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时政新闻
   第A05版:焦点/民生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要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互动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18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19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20版:血沃淞沪上海永志
   第A21版:血沃淞沪 上海永志
   第A22版:血沃淞沪 上海永志
   第A23版:血沃淞沪 上海永志
   第A24版:血沃淞沪 上海永志
   第A25版:国际新闻
   第A26版:国际新闻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文体新闻
   第A2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3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3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32版:广告
   第A3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3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35版:财经新闻
   第A3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3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38版:夜光杯
   第A39版:夜光杯
   第A4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04版:环保/新民环球
   第B05版:新民楼市
   第B0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1版:好吃周刊
   第B12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4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6版:美食地图/好吃周刊
科学“牵手”艺术激发公众好奇心
创客用数据“讲故事” 让人们感知城市“脉搏”
建科创中心,人是关键要素
新民晚报焦点/民生A05创客用数据“讲故事”
让人们感知城市“脉搏”
2015-08-13 2 2015年08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