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联邦政府科技文化中心跨领域项目主管孙逸雯说,城市远远不止有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看到和经历的那一面,城市还有空气、气候、噪音等因素值得我们关注,因此,2015年初,瑞士联邦政府科技文化中心旧金山分部、瑞士创新平台Lift以及美国Gray Area基金会共同发起了名为“Data Canvas(数据画布)”的城市居住环境数据监测项目,吸引了来自旧金山、波士顿、班加罗尔、上海、新加坡、日内瓦和里约热内卢7个城市的一百多名创客参与。在上海,14位创客自愿领取了数据采集任务。他们亲手制作了探测数据的传感器,并安置在自己的住宅、办公室或当地的创客空间里,记录下空气质量、湿度、噪音、温度、尘埃粒子、光照强度六种数据。
“上海创客采集的实时数据会和其他6个城市的数据一起,放在项目的官方网站上对公众开放,供公众自由查阅,而有兴趣的人还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这些数据制成图像、声音等多种艺术作品,让数据‘讲故事’。这次在上海科艺展上展出的作品仅是公众征集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三件。”孙逸雯说,在4个月的时间里,线上共有超过12万人对此项目进行了关注,线下有700多人参加了相关的工作坊与见面会。“数据命题本身是枯燥的,但通过这种数据可视化的创作,让城市的一呼一吸、光影变迁都具有了别样的趣味与可读性。人人都可以参与的项目,激起了人们的好奇心,也提高了城市人对居住环境的认识,让人们意识到保护生态、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是科学,也是艺术。
本报实习生 郜阳 记者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