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面积86平方公里的虹桥商务区,涉及闵行、长宁、青浦和嘉定四个区的部分区域。增强开发建设的合力,始终是一个重要课题。近日,虹桥商务区管委会与闵行、长宁、青浦和嘉定四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推进虹桥商务区发展的实施意见,探索建立共同打造世界水准精品商务区的开发机制。
按照《上海市虹桥商务区管理办法》明确的职责和要求,虹桥商务区管委会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职责是积极发挥统筹协调的体制机制优势,把工作重心从核心区逐步向86平方公里覆盖,同时着力于主功能区的开发建设、招商引企和管理协调,把核心区做深、做透、做精。相关区政府则应主动对接,各司其职,做到资源共享、优势叠加,在指挥部和管委会体制下形成问题解决和协调推进机制,继续保持开发建设的良好势头。
“我们最近先后走访了闵行、长宁、青浦和嘉定四个区的人民政府,对各区涉及商务区范围内的功能规划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诉求进行意见征询,考察区域产业发展,了解功能定位,协调解决瓶颈问题。”虹桥商务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双方对商务区发展统筹、沟通机制完善、工作平台搭建和规划编制、土地储备、项目推进、招商宣传、政策叠加、企业服务等方面内容深入交换意见,在达成共识的若干基础上,关于推进虹桥商务区发展的实施意见应运而生,形成了进一步规划统筹商务区主功能区和拓展区开发建设的整体方案,引导各区加强协作、科学定位、错位发展、有序竞争。该意见明确建立了会议联席、信息通报和人员交流等工作保障机制。
业内人士认为,涉及多个行政区域的共同开发,有效避免相关“诸侯经济”,确实非常考验管理智慧。该意见明确了管委会和相关区政府的职责和工作原则,确立了共同推进虹桥商务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思想。虹桥商务区管委会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理念,着力功能打造,推动产城融合,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搭建服务平台,全力关心、支持相关区域的规划布局、产业发展等。相关区政府围绕虹桥商务区发展规划和区域产业功能定位,在虹桥商务区所涉及范围内着力推进区域规划、开发建设、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社会管理等方面,细化职责范围、工作内容和目标任务。虹桥商务区体量大、涉及方面多,建立和完善联合开发机制,有助于提高相关四个区对接“大虹桥”战略发展的有序性和有效性,使该区域在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上规划更协调、开发更协同、招商更协作、发展更到位,从而在服务、辐射长三角、长江流域和加快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