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新民眼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8月2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融危机与“七年之痒”
连建明
孙绍波 画
  连建明

  随着今天早晨收市的美国股市反弹,全球股市都陆续反弹,投资者恐慌的情绪稍稍得到缓解。不过,一周来全球范围内的股市暴跌,带来的疑惑并没有完全消除:这究竟是一场金融危机还仅仅是一个股市的调整?

  蝴蝶效应在资本市场体现得最为显著,尤其是2008年美国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全球股市受到波及,无人幸免。但是,对于金融危机与股市,要正确认识因果关系,金融危机是因,股市暴跌是果。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点是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国股市开始持续暴跌,并传导到全球。

  所谓金融危机,基本上都是由负债引起,2008年金融危机最初的源头是一批不符合要求的购房者贷款买房,随着房价下跌他们无力还债纷纷违约,于是,债务转移到房地产金融公司,这些公司首先遇到危机。2007年4月,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这场危机实际上已经在酝酿中了。而这仅仅是“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牌,由于这些房地产贷款被金融机构打包成为次级债券出售给全世界,这样,债务传导给了各大金融机构,而这些机构本身就是以高杠杆的负债经营,次级债价格大跌导致这些金融机构出现危机。

  到2008年9月,随着美国财政部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家公司,贝尔斯顿、雷曼、美林、美国国际集团纷纷出现问题,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才引起股市大跌并席卷全球。

  所以,是金融危机导致股市暴跌,而不是倒过来。那么再看眼下,并没有出现全球重要金融机构倒闭之类的事件。尽管希腊等地存在金融危机风险,但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比较小,不足以导致一场全球性的灾难。全球经济尽管很艰难,但还是向着复苏方向迈进,本周一,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目前全球经济足够稳健,并无迹象表明股市动荡会导致长期危机。白宫新闻发言人厄内斯特也表示,美国当前的基础要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坚实稳定得多。

  显然,目前不存在发生金融危机的基础。

  那么,股市下跌应该仅仅是股市的问题。有趣的是,有人总结历史规律,得出股市存在一个“七年之痒”的定律,就是每隔7年会发生一次危机。比如,1987年、2001年都出现过股市闪电崩盘,1994年出现过债市危机,2008年出现金融危机,于是,好事者推测今年9月份会出现新一轮危机。

  暂且不论是否真的存在“七年之痒”定律,单就历史上这几次危机来说,很多是偶然因素造成的。比如,1987年10月19日道琼斯指数暴跌22%,这个美国股市历史上最大单日暴跌,是计算机自动程序造成的。当时各大金融机构使用电脑自动交易系统,设置了止损位置,本来股市大跌之后应该反弹的,但触发其他金融机构自动平仓盘,大量抛盘瞬间涌出,导致股市持续暴跌。2001年股市暴跌是因为“9·11事件”,这些偶然事件与金融危机无关,而且,时间都不长,股市很快就回升了。

  股市里这种波动常常发生,就像巴菲特说的,恐惧和贪婪这两种传染性极强的灾难的偶尔爆发,会永远在投资界出现。这些流行病的发生时间是难以预料的。就说2009年以来,美国股市走出一个长达6年的大牛市,不断创出历史新高,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波动是难免的,其中,2011年7、8月份就出现一次较大幅度的调整,道琼斯指数下跌了20%左右,但半年后就创出了新高。这一次,即使从5月份最高点18351点算起,到本周一最低的15370点,最大跌幅也就是16%,和历史上无数次的波动相比,并没有很特别。再说,美国股市已经上涨了6年多,进入一个调整阶段,实在也很正常,不必大惊小怪。

  这次全球市场的波动,西方一些媒体指责中国是源头,这种观点也站不住脚。的确,8月11日央行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人民币对美元贬值3%,此后A股下跌。但是,要看到人民币对欧元、日元、澳元等非美货币,今年是历史上升值幅度最大的一年,因为其他货币对美元贬值幅度更大,因此,人民币总体上是稳定的,有效汇率是升值的,对世界经济并没有负面影响。李克强总理本周二再次表示:当前人民币汇率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能够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至于股市的波动,A股市场这种暴跌今年不是第一次,6月中旬至7月初的一轮暴跌比这次幅度更大,而那次欧美股市基本上没有受到波及,为什么上次没有影响全球股市,这一次全球股市的波动,偏偏就是中国A股市场造成的? (作者为首席记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新民俱乐部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战后70年反思录⑩德日篇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A27版:大虹桥专刊
   第A28版:新虹街道/大虹桥
   第A29版:大虹桥/新虹街道
   第A30版:新动态/大虹桥
   第A31版:互动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商界
   第B04版:青浦/生态上海
   第B05版:新民楼市
   第B0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2版:家装专版
   第B13版:好吃周刊
   第B14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6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7版:好吃周刊/美食地图
   第B18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19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20版:专版
金融危机与“七年之痒”
广告
新民晚报新民眼A04金融危机与“七年之痒” 2015-08-27 2 2015年08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