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更多高学历年轻人才接任居委会干部~~~
更多高学历年轻人才接任居委会干部~~~
更多高学历年轻人才接任居委会干部~~~
     
2015年08月2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更多高学历年轻人才接任居委会干部
80后“小巷总理”居委会挑大梁
宋宁华
■ 居委会党支部老书记俞孝英正带着盛俊佼(右二)到各家串门,了解情况,熟悉工作 种楠 摄
  本报记者

  宋宁华

  盛俊佼最近有了一个新身份——杨浦区江浦路街道陈二居委会委员,出生于1985年的他刚一上任就给当地居委会带来了一股“小清新”的气息。

  不光是盛俊佼,今年作为2014年市委“一号课题”——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出炉以来的首个换届年,杨浦、静安、虹口等区也有不少新当选的居委干部,在他们当中,80后已然成了主角儿。虹口区204名新“小巷总理”中,有近四分之一是80后甚至90后。他们都揣着一颗为民服务的心,摩拳擦掌,整装待发。

  新气象 80后成主角儿

  前阵子,新当选的居委干部在街道宣誓就职,这可是本市第一次为新当选的“小巷总理”们举行宣誓任职仪式。

  在江浦路街道,一间会议室里喜气洋洋,宣誓任职仪式的大红横幅下,本次新当选的135名居委会成员济济一堂,一起加入这个“受人尊重、令人向往”的职业。

  不过,记者发现,和人们印象中居委会工作的多数人“婆婆妈妈”不同,人群中许多都是中青年人,街道统计出的数字和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

  据分析,该街道本届新当选的居委会成员队伍,呈现了几个特点:一是年龄结构不断优化,中青年干部成为居委干部主体,新当选成员平均年龄45.6岁,其中70后成员65人,占48.1%,最年轻的仅26岁,80后的当选者有12名;二是学历水平不断提升,新当选居委会成员中,大专以上学历49名,占总数的36.3%,同比提升了18.9%,其中本科12名、研究生1名;三是党员比例略有上升,新当选居委会成员中,中共党员34名,占总数的25.2%,同比上升了2个百分点;四是居委会属地化管理得到体现,新当选居委会成员均为属地产生,属地化比例达到100%。

  讨经验 苦中有乐最适合

  还面带稚嫩的盛俊佼是这次新当选的居委会委员之一。80后的他是家里的“独养儿子”,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毕业后找过几份工作,学习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他在公司里当过白领,但总感觉不适合自己,2年换了3份工作。

  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街道的工作人员向他建议,“现在正在招聘社区志愿者,你为什么不来试试?”于是,盛俊佼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应聘,一路通过了笔试、面试,开始以社区志愿者的身份为居民们服务。

  “坦白说,居委会的工作和我想象中差异挺大的。”盛俊佼坦言,过去以为居委会工作很轻松,“喝喝茶、看看报、聊聊天。”但不久后,盛俊佼就参加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挨家挨户敲门请居民配合调查,晚上还要汇总白天的调查结果。常常忙到晚上近10时才能回家,第二天早上8时30分又要准时上班。“累了一天回家,常常是话都说不出来,倒头就睡,第二天又挣扎着起来。”

  劳累之外,盛俊佼也发现,做社区工作和当公司白领不同,公司上班只需按部就班做好手头的事,在社区工作,却要面对各种各样居民的需求,不但要有耐心细心,还要掌握一套和老百姓打交道的好方法。幸亏有居民区老书记“传帮带”,从怎么和居民打交道“手把手”教起,还教他化解各种棘手的问题,让居民们很快就接受了这个“胖小囡”。经过大半年的工作,在几天前的选举上,居民们用投票表达了对盛俊佼的认可,也让他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虽然收入并不算高,但我觉得这份工作让我很有成就感,而且还有职业的上升空间,所以我很珍惜。我所在的社区新老结合,既有商品房,也有老公房。老旧小区老年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多,商品房里年轻人多。工作方法也要做到因人而异,比如运用时下微信等新方式,搭起居民和居委会的桥梁。”

  求创新 微信服务很周到

  盛俊佼说的微信新工作方式,在江浦路街道一群年轻人的“忙活”下,虽然“小荷才露尖尖角”,但已经得到许多社区工作者和居民们的认同。

  这次当选者中最年轻的是1989年出生的俞杰,虽然年龄小,社会经历却不浅。他高中毕业就到山西当过两年兵,退役后回到上海,世博会时做过半年的世博志愿者。之后花了段时间到中国四处旅行,寻找自己的人生定位。换过几家公司工作过,但始终没有找到让自己“定心”的工作。

  去年,俞杰看到了居委会的招聘启事,感觉“或许这是我想要的工作方式”。而在居委会工作“初体验”后,俞杰证实自己的感觉是对的。因为原本就家住在辽三居民区,许多居民和他或他的父母认识,听说他来做社区工作,刚开始是惊讶,“你都长这么大了。”同时,也马上表示,“小俞,你有什么需要我们支持的,一句话。”这些社区阿姨、伯伯们的热情让俞杰心里暖暖的,也坚定了要服务好居民的想法。

  俞杰说,自己年纪轻,在处事经验上不足,一开始碰到邻里纠纷等“搞不定”,居委会书记等都会挺身而出,帮他一起解决,让他从老一辈居委干部身上学到了很多经验。

  作为年轻人,他也希望发挥年轻人的优势,更快融入到社区工作中。比如,今年3月3日,江浦路街道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Hi大连路”,5个月就“吸粉”超1.1万,频繁吸引企业、医院等辖区单位提出合作。

  一天卖3000个葱油饼的店铺、十年不涨价的面馆业界良心上哪儿找?被四条地铁和无数公交环抱的社区是哪个?全杨浦区优质教育资源最集中的社区之一是谁?新华医院扩建后有什么停车攻略?这些老百姓关心的话题,在这个看上去不太“官方”的微信上都能找到答案。

  “微信不但能为居民提供需要的信息,居民的需求也可以通过微信的平台发送过来,再传递到居民区并解决,做到‘精准’服务。” 俞杰说,以后和居民的沟通方式也可以不局限于“串门”,可以利用各种新媒体的灵活多样,选择居民喜欢的沟通方式,提高效率,让居民更贴心。

  双提升 居委干部也抢手

  杨浦区江浦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姜勇表示,2014年市委“一号课题”,翻开了上海基层治理改革的新一页。这次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居委干部这支队伍,“受人尊敬,令人向往”。具体说来,表现在“两个提升”,一是社会地位的提升,二是经济待遇的提升。第一个提升,在这次居委换届选举中已经得到了充分体现,想做居委干部的人越来越多,许多候选人都是80后的年轻人,竞争越来越激烈了。第二个提升也近在眼前,在换届选举后,杨浦区将对全区全日制居委成员实行新的工资规定,居委干部的收入将有显著的提升。

  对于新当选的80后等年轻居委干部,姜勇认为,和一批老的居委干部相比,既有优势,也有“短板”,要互为补充、互相学习。年轻居委干部要学习继承老一辈居委干部对社区居民的感情、对工作的激情,学习他们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方法。这次宣誓任职仪式就是希望提高他们的职业自豪感、荣誉感。

  另一方面,年轻居委干部也要发挥思想活跃、懂新技术等优势。现在街道不再招商引资,更需要不断拓展新渠道,更好地做好居民服务。通过微信等线上发现需求、线下解决问题等都是很好的方式,满足“白发”、“白领”等不同群体的需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新民俱乐部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战后70年反思录⑩德日篇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A27版:大虹桥专刊
   第A28版:新虹街道/大虹桥
   第A29版:大虹桥/新虹街道
   第A30版:新动态/大虹桥
   第A31版:互动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商界
   第B04版:青浦/生态上海
   第B05版:新民楼市
   第B0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2版:家装专版
   第B13版:好吃周刊
   第B14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6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7版:好吃周刊/美食地图
   第B18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19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20版:专版
80后“小巷总理”居委会挑大梁
“居民满意了,就会更加支持你们的工作”
多走多看 想破解老小区停车难题
新民晚报焦点A0580后“小巷总理”居委会挑大梁 2015-08-27 2 2015年08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