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事总有例外。这些例外或给人带来赞叹,或带来遗憾,还有些例外则会给人带来震撼。
去年,上海的施老伯带着家人去美国旅游。他们不清楚美国有付小费的惯例,住进宾馆后没有给服务员小费。晚上回来,看到房间里垃圾依旧,房间没有整理过。女儿告诉他,在美国是一定要付小费给服务员的。于是,次日他外出前留下了几元小费,晚上回来看到房间已经打扫得干干净净,服务员还写了小卡片感谢他,甚至还放上几粒巧克力哄他们开心。后来,他们在观看街头艺人表演时,旁边的木牌上写明了“小费是美国的习俗”。至此,他明白了美国是一个“无处不小费”的国家。因此,毎到一处,他都主动付小费,甚至在吃不用付小费的自助餐时,也给小费。
然而,事情总有例外。
一天中午,他们要转机去旧金山,人多,行李多,乘了一辆免费接送游客的小面包车。开车的是两位美国老人,态度和蔼,不嫌麻烦,乐呵呵地为他们放好行李,安排好座位。开车后,坐在副驾驶座上的美国老太太还主动为大家讲解沿路风景。施老伯一家非常感激,到机场后,想多给一点小费。不料,却被两位老人谢绝了。施老伯不解,他们却笑着说:“我们是不收小费的。”“哦,美国也有人不愿收小费的!”
同样是在美国,还有一种“例外”,会给人带来遗憾。
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说美国人爱读书,美国人均藏书量和购书量都比我国多,尤其是在“二战”期间,美国推行“部队读书计划”,短短几年中,美国前线士兵一共读了1.2亿本书,内容涉及哲学、历史、科学、文学等各方面,成功地造就了一代美国读者。
我相信,这些都是事实。然而,生活中偏偏有例外。
有一次,我和一个在美国工作的青年朋友闲聊,说到美国青年人读书和知识面时,他有些困惑地告诉我,他的美国年轻同事中,竟然没有一个知道海明威的。
我乍一听,确实有些意外,还有点不相信。但他肯定地说,这是事实。经他这么一说,倒使我想起,今年春节在美国参观海明威故居时,发现参观者中,除了外国游客外,就是美国中老年观众,很少有美国年轻人。当然,我跟他说,这是个例外。
但我明白,虽说是例外,可它也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客观反映,一种生活常态。它告诉我们,在注意某一方面现象的时候,也要留意一些不起眼的“例外”现象,而绝不能以偏概全。否则,我们就不会发现两位美国老人不收小费的善行,也不会知道,有些美国年轻人不知道海明威的尴尬情况。
除了惊叹和遗憾之外,还有一种例外,会给人带来的是震撼。
1975年,彭真夫妇从监狱里被放出来。翌年毛泽东逝世,彭真主动地到居住地灵堂去悼念毛主席。消息传出后,北京的专案组派人赶来斥责他是叛徒,没有资格参加悼念活动。一般的人,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不说是心灰意懒吧,也一定会以自己为戒,不让子女再与政治沾边。彭真不是这样。他还在关心儿子是否打了入党申请书。当得知儿子申请没被批准,就不愿再申请时,他教育儿子说:不在于你申请了,人家让不让你入党,而是你想不想入党,对党有没有信心,有没有信仰!
彭真的这些话,在一般人看来是个“例外”。而对彭真来说,却是他思想的自然流露,因为他是一个有着崇高信仰,并愿意为此而坚守和奋斗一生的战士。
所以,彭真的这个“例外”,才格外地令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