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从邵阳市洞口县县城驱车十数公里,来到洞口塘前,方才为其“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险要姿态所真正折服。伫足山前,望向两边山石如刀削斧砍,当年驻守将士誓死固守此地的决绝与豪迈,便浮现眼前。
1945年春,第100军第19师第59团据守洞口塘要隘,得洞口民众鼎力支援,构筑了固若金汤的防御阵地,壕沟纵横交错,粗大的杂树横一层、纵一层,加掩土石,一层又一层;壕沟联碉堡,碉堡由双层青石建成,辅以桐油石灰浆,坚如磐石,居高临下,俯瞰公路,扼住隧洞。据资料记载,“公路隧道内仅留一条只能容一人一骑通过的小道,其余全部用石头砌堵死了。山上设有许多暗堡,河中加了铁丝网,河对岸山边的公路上为铁丝网拦断,且有暗堡相阻。”59团团长钟雄飞宣誓:“全团与阵地共存亡!”
4月21日黄昏,敌第116师团第120联队越过洞口镇,便集中炮火猛击钟雄飞团前沿阵地,双方炮击一昼夜。敌派步兵轮番猛攻,拼死夺取这一攻占芷江的唯一交通要道。钟雄飞为避免过多消耗兵力,乃逐次将隧洞外的一个营撤至主阵地固守。
敌人无法前进,遂组织敢死队数次冲杀。钟雄飞率官兵顽强抵抗,凭藉有利地形和坚固工事,充分发挥有效火力,并得洞口民众运送弹药、抢救伤员、保障生活供给的有力支援,予敌以重大杀伤。敌军不断派兵增援,背水一战;第74军第57师亦以炮火支援,并派兵增援;芷江机场不断出动飞机轰炸日寇,志在必保。日军在洞口周围黄牛坳等地修筑据点,向洞口塘连续冲杀。双方鏖战7昼夜,敌伤亡惨重,数以千计。
28日夜,大雾朦胧,敌督战队逼着数百名“特攻队员”一次又一次向隧道口附近的洞窟阵地发起进攻;钟雄飞亲率2个连从两翼反击,“中国军的重机枪枪管都打红了,仍未阻止住日军的反复冲击”,最后主阵地和2隧洞于29日凌晨落入敌手。敌120联队、第123联队、第116师团本部蜂拥西进,其指挥所推进至月溪管竹溪,居高临下,逼近江口,情况万分危急。
中国第四方面军溆浦指挥所即令第18军的一支美式装备快速部队从雪峰山东北插入敌军后侧背,对洞口塘形成大包围态势;第74军命令57师炮团集中火力增援,并派170团第一营配合钟雄飞团作战;芷江机场增派飞机轮番轰炸洞口塘之敌;钟雄飞团重振雄风,一举拔掉周围9个日军据点。
5月1日,收复洞口塘,控制了公路运输主动权,截断了敌之退路,形成“关门打狗”之势。钟雄飞团主力追敌至月溪、江口,参加“江口阻击战”,俘敌官兵百余人,移交轻重机枪、步枪、掷弹筒等400余件,还有不计其数的弹药、工兵器材、医用器械及药品。
洞口塘争夺战结束了,江口阻击战又开始了。1945年的这一场雪峰山会战,几乎每一场战役都如此艰难。中日双方在这场对攻战中,都投入了自己的精锐部队,激烈厮杀两个月之久(从4月9日到6月7日)。所幸,爱国军人和当地民众浴血奋战,阻敌于雪峰山东麓,大小战斗数十次,最终以十万日军全线溃败且损失三分之一兵力为结束。雪峰山会战的胜利,标志着日军中国战场攻势的结束,从此日军转入战略收缩防御阶段。 本报记者 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