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8月3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军民共筑战略要地
制订阻敌聚歼计划
孙佳音
  雪峰山脉,南北横亘,蜿蜒七百余里,其间重峦叠嶂,沟壑纵横,道路崎岖,素称“雪峰天险”。更有湘黔公路从中穿过,东抵长、衡,南瞰桂、柳,西枕川、黔,北依长江。资料显示,1939年2月,中共名将叶剑英,在湖南省委、湘西南(邵阳)特委派员护送陪同下,入雪峰山腹地考察,认定此是打游击的最佳战场,准备在此建抗日根据地。1940年冬,中共邵阳中心县委书记谢竹峰亲送2名党员赴洞口,建极其秘密的洞口联络站,将其作为“紧急第二线”,策应叶剑英的“抗日打游击”。

  抗战关键期,中国军事当局在雪峰山西麓建芷江机场,与大后方的昆明机场相对应,调集湘黔、湘桂及湘西前线的作战部队与作战物资大多在此集散,对日军占领区及其本土进行空袭的飞机多由此起降,是中国非常重要的军事基地。中国第四方面军司令官王耀武故实施“以雪峰山为天然屏障,阻敌于雪峰东麓聚歼”的战略部署。

  洞口、山门、高沙,处雪峰山东麓,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储粮甚多,六畜兴旺,有较强的供给能力。湘黔公路自东向西穿越洞口全境,由洞口潭进入雪峰山腹地。洞口潭,潭深莫测,两岸石壁刀削斧砍,直入云端,猿猴难以攀越。公路穿犀牛石,开凿两隧道,人、车赖隧道而过,别无他途,此为湖南公路隧道之始,十分神秘,且与平溪江峡谷相联,是雪峰山第一道狭长隘口,有“雪峰天险第一关”之称,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之险要,是作战双方必争之地。

  洞口各地民众,抗日热情极高。“七七”事变后,各界热情安抚伤员,老幼宣传抗日救亡,有志男儿志愿参军,已有若干将士在前线作战;老百姓手里有一批自卫武器,摩拳擦掌,自发备战。

  1944年冬至1945年春,王耀武入驻竹篙塘,此地西距洞口镇25里,东距洞口潭33里,北距山门40里,南距高沙30里。他两次召见属地和康乡乡长唐泽甫,详细询问社情民情,就地方供给做了交待安排,还就山门、高沙两个集镇的情况做了调查,并托其找人协助军事勘察组入洞口潭以西地段、山门、马颈骨、望乡山等地段作实地勘察,绘制军事详图。同时,指令第74军58师派人组成若干勘察组对高沙、武冈、绥宁等地的要隘、通道、制高点以及特殊地物作了详细调查,绘了详图,为战役的开展作了充分准备。

  第74军军长施中诚、第100军军长李天霞,先后率部入驻竹篙塘,部署、指挥所属部队在洞口、江口、山门、高沙等要隘布防。美国空军联络站200余联络官亦入驻竹篙塘。派工兵营入驻洞口,于洞口潭东南侧大沙洲抢修军用简易飞机场,策应芷江机场。

  森严壁垒,众志成城。可以说,雪峰山会战,是一场有准备的战斗。

  本报记者 孙佳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07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08版:民生速递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战后70年反思录12 德日篇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专版
“我们的哨兵和日军哨兵只隔十米”
雪峰山会战:“江口一捷 再无日寇”
洞口塘:夺下天险第一关
军民共筑战略要地 制订阻敌聚歼计划
新民晚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A06军民共筑战略要地
制订阻敌聚歼计划
2015-08-31 2 2015年08月3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