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5年09月1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按星座分宿舍?
潘高峰
  潘高峰

  这几天,南京一所高校尝试个性化分配新生宿舍的做法火了。

  早睡早起的,住一起!打算考研的,住一起!准备考双学位的,住一起!最惊人的是,还要按星座分宿舍。也是醉了。

  消息传出,网友贬褒不一。有人说,好萌啊,我喜欢。有人认为,学校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与要求,体现出一种尊重。当然,也有人觉得太荒唐,认为星座之说本就荒诞不经,用作娱乐未尝不可,但用来办正事就很荒谬了。

  作为一个曾经的大学生,对这些尝鲜的学生表示羡慕。但仔细想来,无论是从学校初衷,还是从人生成长来看,这样做都有些“破绽”。

  按照学校的想法,这样的尝试是为了避免学生间不必要的矛盾。但通过问卷调查、综合测评,让学习规划一致、作息习惯相近的学生住同一间宿舍,真的就能避免矛盾了吗?影响舍友间关系的,绝不只是学习规划和作息习惯,家庭条件的差异、饮食习惯、卫生习惯、兴趣爱好、成绩好坏、地域矛盾,甚至对某些事的看法,都会导致矛盾冲突。

  换一个角度看,这种“量身定制”的形式,虽然名义上不再是随机分配,其实还是学校指定。新舍友之间,总会有磨合期,与其按照星座、通过问卷来分宿舍,然后4年不变,倒不如留出几个月的适应期,让学生有机会换寝室。真能这样,可能会少些感谢室友不杀之恩的喟叹。

  即使如此,也只是避免最坏的可能,并非大学教育的初衷。万事总无完美时。大学本来就是结交各种不同性格、脾气朋友的好机会。毕业后走上社会,难免要和不同的人接触,如果连大学生活都无法适应,只能和性格、兴趣相近的人交往,一旦走上社会,何谈闯荡人生。

  回想起来,从小学到高中,我们大部分人其实都是在庇护下成长的。虽然也要处理同学关系,但没有共同生活的摩擦,总难体会待人处事的分寸。

  现在的社会,对孩子的保护越来越多:上学车辆接送,运动担心受伤,高考工地停工、交通改道……如今连分宿舍都要像养成游戏那样分门别类,这样的人生其实是悲剧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环保局长接热线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生态上海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上海购物节专版
   第A17版:上海购物节专版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7版:长三角/专版
   第A28版:互动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4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B0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专版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5版:好吃周刊
   第B16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8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9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20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B21版:好吃周刊/海上寻味
   第B22版:美食地图/好吃周刊
   第B23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24版:广告
抑制景区涨价制度建设要给力
按星座分宿舍?
越位的记者
张泉灵热的冷思考
碰瓷,这个“社会肿瘤”该治了
免费享用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按星座分宿舍? 2015-09-10 2 2015年09月1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