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路线吸引老上海
艺术之旅的巴士路线,设计出从A到F这六条路线,行程分别包括了上海外滩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余德耀美术馆、震旦博物馆、上海艺术影像展Photo Shanghai、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等。所有线路出发点为淮海路上的chi K11美术馆,这里也是艺术都市的主展场,观众从这里参观完毕后,出发搭车前往对应的场馆。
艺术之旅的路线,包含全程门票、巴士、导游等所有线路中提及的项目。报名费用是套餐价格,大约是分别购买艺术馆门票的8折左右。一些路线上,还包括了下午茶和午餐,给观众带去物质和精神双重享受。
在没有做宣传的情况下,艺术之旅的巴士就接近饱和,一天两班的发车数量,无法满足热门线路的需求。比如A线路,先后贯穿chi K11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雨屋(下午茶套餐)、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三地,票价是288元。在几天前报名已满。
上海大学大三学生崔晨通过微信平台看到了艺术之旅的报名,她选择了D线参观震旦博物馆。多个艺术场地打包销售,中途还安排车辆接送,让她觉得值回票价。
全城热动设计车身
此前,艺术都市发布“理想都市”征集令。以公开征集的方式招募作品,让插画设计、漫画设计、视觉设计成为艺术盛会的一部分。设计师夏维薇《城市新动力》中标,她作品的概念是描绘了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以及上海的生活特色,如生煎包、麻将等,构造出充满了活力和新生力的多元化大都市。
这张画面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T2艺术长廊展示一个月,而且成为了艺术都市主题盛会艺术之旅巴士车身图案,贯穿整个城市所有主流美术馆与艺术活动热点。同时,还成为了艺术都市主题盛会官方T恤衫图案。
艺术和你我搭界
在chi K11举办的艺术都市主题盛会引进“忏悔屋”项目(见题图),“忏悔屋”门口需要换好衣物,体验者被要求穿上白色的防护服,带上白色的面具,假装自己是另外一个人,甚至另外一种生物,进入一个神秘的旅程。参观艺术之旅的张先生告诉记者,艺术家设计出这个互动娱乐项目,让大众参与,通过艺术来舒缓压力。这是与市民比较贴切的方式,让大家知道艺术还能这样玩。
“我们现在也在考量是否要把它变成一个常态的项目。但这还要看这次艺术之旅做下来的实际效果,因为前期肯定是没有盈利的。”项目策划人柴成炜表示,“高大上的艺术展会是需要的,艺术都市的责任更要倾向艺术普及,不仅要求金字塔的尖端冒尖,更要普及大众。”海外有很多美术馆串联起来,让观众浏览当地经典景点之外,还能让艺术与旅游和生活方式结合,变成一场难忘的深度游。
上海若干大型的美术馆和艺术展场,在九月艺术周结成“联盟”。主办方表示,希望每个月、每一个周末都能开出艺术班车,欢迎更多人加入到艺术的观赏团,将上海艺术之旅变成常设的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
本报记者 乐梦融
马上评
连出上海的文艺范
艺术之旅在这个城市中算得上是新鲜事物,理想中的“艺术之旅”让大家都能消费得起,又能让城市里的居民发现“看不见的城市”。和旅游景点不同,勤劳的艺术工作者每月每季都会换展览,一个下午坐上巴士看看2至3个艺术馆,乐趣无穷。
从艺术巴士升级到艺术之旅,是上海的美术馆等艺术机构相互协作的结果,艺术、生活、旅游合起来,今年的试水反馈不错。理想中的大都市艺术形态,就是将普通观众平时不太接触的艺术邀请大家一起参与观赏,这是用艺术来发掘上海活力,从而诞生了比较有趣的生活方式。
从这一点上来看,“艺术都市”与其他两个艺术博览会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它更注重与百姓的互动。主办方计划以后这样的巴士能够定期发车,消费者希望能买到当场票,随到随行。
艺术巴士像一支神奇的笔,将上海的美术馆一笔连起,好像将天上一片区域的星星连起来,就有了好看又象形的艺术星座。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