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上海要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赛事之都,对于这样的目标,上海在未来时间里将会引进或者说打造哪些新的国际体育赛事?
赵雯(上海市副市长):我们一直在推动赛事的国际化,比如说今年就和国际滑冰联盟达成了协议,也就是明年3月份左右,创办国际滑联“上海杯”短道速滑及花样滑冰队列滑大奖赛。冬奥会落户中国,将会带动3亿人来参加冰上项目,这就是北冰南展最好的体现。还有一项赛事就是正在积极争取申办2019年世界青年帆船锦标赛。
问:厦门马拉松会取消半马和10公里,不知道上马有没有类似的举动?上海马拉松如何平衡大众参与度和专业度之间的关系呢?
黄永平(市体育局局长):上马经过大家多年的努力,今年迎来了第20年。今年暂时不考虑把专业和业余完全区分,因为我们把健身跑、10公里、半马、全马放在一起,公众的参与度、关注度特别高,由此带动的全民健身路跑的热情是没有办法取代的,几乎成为上海全城嘉年华了。
问:讲到体育产业发展,全民健身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我们注意到很多健身点基本满足中老年,而青年作为体育产业消费的主力军,比如说订羽毛球等场地时还是遇到预订难的情况。未来这一块,政府如何在经费投入、项目支持、资金保障方面予以引导。
黄永平:毋庸讳言我们场地设施的供需矛盾还是非常尖锐突出。现在,一个方面就是千方百计地在教育部门的支持下,把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为周边的居民开放出来。与此同时,有些中心城区实在是没有空间了,像静安区,现在就开始在屋顶上开发场地利用了。我们也希望在职人群逐渐培养一种体育消费的习惯。怡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