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的抗日故事家喻户晓,但很少有人知道“八百壮士”进入孤军营后的命运及谢晋元团长被害过程。对此,谢晋元团长的副手上官志标儿子上官百成先生近日从台北来到上海,参加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落成仪式,这位七旬老人向笔者讲述了这段他多年走访、收集史料后挖掘出来的真实故事。他说,他父亲为抢救谢晋元团长,自己也被凶手用刺刀捅了六刀后身负重伤,他至今仍保留着父亲当年用鲜血浸染的血裤。
上官百成先生对父亲与“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英勇杀敌的事迹怀有深深敬意,他著有《八百壮士与谢晋元日记》一书,这书后来被拍成了林青霞、秦汉等主演的台湾电影《八百壮士》。他说,八一三淞沪战役打响后,谢晋元团长奉命率领八百壮士坚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当时,父亲上官志标是坚守战斗最激烈的四行仓库一楼的一连连长,共击退六次日军进攻,被称为铁锤连长。
八百孤军撤退后进入胶州路(后改名晋元路)孤军营。父亲上官志标升为团副,配合谢团长带领幸存的官兵继续高举爱国抗日旗帜。上官百成先生说:“1941年4月24日,这个日子让我们永远无法忘怀,谢晋元团长遇刺,先父为抢救谢晋元团长被刺六刀受重伤,虽未能代为殉国,但仍背着谢晋元团长的遗体离开现场。”当天清晨五时许,例行晨操时,被敌伪收买的郝鼎诚等4名叛徒持刀突然向谢团长持刀袭击,上官团副见状奋不顾身上前拦阻保护谢团长。两个凶手举刀向上官志标团副身上刺去,上肩当即中刀。但上官志标不顾自身安危,仍奋勇地与凶手进行搏斗,而后左臂及腰间被刺6刀。此时,谢团长不幸已被刺中要害倒地殉国。上官志标亦已身负重伤,血流满身,几乎昏迷,鲜血染红了身上的衣服,他仍竭力背负谢团长的遗体离开现场。上官志标团副不畏强暴舍身救人的英勇行为,受到全体壮士的赞扬和钦佩。伤愈后,大家推举他继任团长职位,领导壮士们继续与敌伪斗争,并申报军政部明令嘉奖。谢晋元遇害后的隆重葬礼,抬棺者中就有上官志标。其实,谢谢晋元的墓地、墓碑都是其父一手操办的。
上官百成说,当年父亲那条米黄色短军裤,成了浸满了鲜血和留有刀痕的“血裤”,它是当年坚守四行仓库、谢晋元壮烈牺牲以及父亲奋勇搏斗的见证。对此,上官百成一家至今仍珍藏着,并将作为“传家之宝”世代相传下去。
上官百成说,他现在最大的愿望是能够迎接“八百壮士”的遗骨回国,并为此积极努力。他说,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为了与美军作战,强迫一批中国战俘在南太平洋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当苦工以修建军事设施。其中,“八百壮士”共有57人被送至那里。二战胜利后有36人生还回国。当年,他父亲亲自迎回了36位生还者,并亲自安排他们重入军旅、回归故乡或在上海就业等。但遗憾的是,有21位壮士长眠海外。他觉得,自己有责任继承父亲遗志,继续寻找这21位壮士的遗骸,并让这些流落海外的壮士遗骨回归故土。他感叹道:“父亲生前一直牵挂失散的八百壮士。这部分失散海外的老战友,更是一直牵挂着父亲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