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做好环境综合整治,拆除违法建筑是关键一步。10月17日,闵行区华漕镇许浦村打响拆违第一枪,村口占地2200平方米的浴场在几小时内被夷为平地。10月28日,许浦村“两违”整治正式开始,3500平方米违法建筑被拆除。面对35.8万平方米的庞大工作量,许浦村整治工作组提出,拆违工作必须提速、扩容、见效。许浦的做法,会不会成为环境综合整治的模板之一?
加快拆违节奏
为了保障许浦村后续整治的推进,拆违先行必须加快脚步。
要拆“庙”,就得先赶“和尚”。在与违法用地的大业主签订合约后,许浦村整治小组的执法人员不再被动等待租赁合约到期再行动,而是直接上门对底下的小租赁户进行宣传和联合执法,要求他们尽快签约,尽快搬离。为此,整治指挥部专门组织了一支15人特保巡逻队,每天在许浦村内巡逻,盯着租赁户们搬离清退,防止阳奉阴违,言行不一。同时,巡逻队还负责保障道路通畅,确保搬场车辆能够顺利进出。
成熟一家、清空一家、拆除一家,整治小组提出与其慢慢排计划表,不如加快节奏,一鼓作气。对于已经清空搬离的违法建筑,执法部门组织力量立刻拆除,绝不拖延。
执法力量扩容
面对许浦村环境综合整治中的复杂问题,执法力量扩容才能形成合力,打出“组合拳”。闵行区拆违办、区规土局、华漕镇、区市场监管局、区水务局、安监局、环保局、文化稽查大队、人保局、公安分局、消防支队、信访办等共同组成工作组。按照“1+2+X”模式,由一名副局长带队,加上一名科长、一名工作人员必须每天到许浦村报到,再根据任务实际要求调用若干执法人员。
每天上午的交班会和下午4点的例会上,各部门汇报已完成工作,并确定明天的工作安排,按照任务需求将各部门灵活组合到一起,如同搭“乐高”积木一般,组建一支针对性强的执法队伍。涉及取缔违法建筑内的无证商户,由市场监管局出面;涉及查处违法建筑内的黑中介,由人保局负责;涉及违法建筑内的黑网吧、棋牌室,由文化稽查大队出手;对违法用地、违法经营、侵占河道等行为中触犯法律、有犯罪嫌疑的,要与公安部门联手,震慑违法犯罪。
执法队伍的扩容后,基本涵盖了违法建筑整治中的各个抓手,也避免了因职责不清而出现的盲区。各部门紧密联合编织了一张“天罗地网”,让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无处遁形。每周日召开的讲评会上“晒”出成绩单,倒逼各部门必须出力。
明确 “四类必拆”
环境综合整治,有成效才有用。许浦村整治方案中明确定下“四类必拆”的目标——历史违法用地、拆除河道两侧防汛通道内违法建筑、拆除企业存量违法建筑、拆除村民建房中超出宅基地范围的违法建筑,这四类的面积为“15万+1.99万+11.2万+7.6万”,总量达35.79万平方米。如此体量庞大的存量违法建筑拆起来不容易,必须下决心、下狠手。截至记者发稿时,“两违”业主及租赁户签约率已达77.2%,河道两侧违法建筑业主已全部签约并拆除了其中28间,民房超出宅基地签约率已达97.7%。
有了许浦村整治的成功经验,闵行区今年内还将以此为模板,打响另外两场“战役”。浦江镇汇北村、汇东村违法用地270亩,违法建筑54000平方米,被用作家具加工厂、水泥搅拌场、堆场等。马桥镇思凡礼品城内违法建筑3235平方米,涉及无证照经营户97家;马桥镇紫旺电器城内47家经营户中有43家无证照,还存在群租、“三合一”等治安、消防隐患。根据计划目标,今年底或明年初这些区域将完成整治,拆除违法建筑,取缔违法经营,整治环境脏乱,消除安全隐患,改善治安状况。 本报记者 曹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