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址突出三大重点
目前,虹桥商务区、世博园区、前滩地区、国际旅游度假区、临港地区、黄浦江两岸等六大重点地区如火如荼,具有十分明显的支撑带动作用。今年底,4.7平方公里的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主体项目将基本建成;世博央企总部集聚区28栋建筑近日全部封顶,明年年底前15家企业将完成入驻;临港发起100亿元开发基金,借市场之力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区。
市规土局副局长徐毅松透露, “十三五”期间,将继续推进六大重点地区的功能开发和培育。同时考虑选取新的重大功能区,为上海未来发展奠定持续动力。新的功能区的选取将突出三个重点:
■ 一是提升城市创新竞争力。重点选取全市域范围内,对上海打造“四个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具有战略意义的发展地区;
■ 二是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可以选择以生态功能为主的地区,突出生态低碳发展等功能;
■ 三是提升城市魅力,选取能够满足市民对更优质公共服务的需求和期待的地区,加强重大文化设施、体育设施的建设,打造文化观光、会议商务、水上运动等综合功能。
以城带乡协调发展
市发展改革委员会总经济师秦丽萍介绍,“十三五”期间,上海将在目前已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框架基础上,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对每一项服务明确具体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保障标准、资金渠道和覆盖水平。新的清单中,服务项目预计将增至99项,服务领域和项目都会增加。
在谈到如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时,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国平坦言,2014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71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192元,收入相差26518元,高于北京、天津等城市。“十二五”期间预计上海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高于城市居民0.8个百分点,但两者实际差距依然明显。
周国平表示,“十三五”时期,上海将进一步形成与现代化大都市相适应的“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