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屠呦呦获奖带来启示,专家呼吁~~~
屠呦呦获奖带来启示,专家呼吁~~~
屠呦呦获奖带来启示,专家呼吁~~~
屠呦呦获奖带来启示,专家呼吁~~~
屠呦呦获奖带来启示,专家呼吁~~~
屠呦呦获奖带来启示,专家呼吁~~~
屠呦呦获奖带来启示,专家呼吁~~~
     
2015年11月1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屠呦呦获奖带来启示,专家呼吁
传统中医医学应与现代科技更多交叉
马亚宁
  本报讯 (记者 马亚宁)中医药是中国送给世界的礼物——屠呦呦因青蒿素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之后,中医药宝库再次举世瞩目。日前在科技馆举行的上海科普大讲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陈凯先建议,传统中医医学应和现代科技尽可能实现多学科交叉。

  “诺贝尔奖颁奖的原则要有原创性,最早谁想出来,最早实践的贡献者获得诺贝尔奖。从这个角度来说屠呦呦教授得奖是合理的,当之无愧。”陈凯先指出,当大家都在寻找抗疟疾的药,却不知道哪里找,并各有思路时,屠呦呦因学习过中医,知道中医典籍中有很多可能对疟疾治疗有效的记载,她从这里面找到了很多植物,前前后后提出研究了80多种植物,其中就包含青蒿。

  “中国第一个本土产生的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花落医药卫生领域,而且跟中医药有密切关系,偶然性中包含了必然性。因为中医药有几千年前历史,是伟大的科学宝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受了上千年实践的检验,是当今科学和医学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陈凯先说,屠呦呦本人是医科大学毕业的,又学了三年中医,将现代的科技方法运用到青蒿素提取,并结合结构改造、临床科技等,才取得了突破性发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目击/街拍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新民资讯
   第A15版:互动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大购网专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4版:商界/新民环球
   第B05版:好吃周刊
   第B06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0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08版:美食地图/好吃周刊
   第B09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0版: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病员服务岛”让就诊一站搞定
传统中医医学应与现代科技更多交叉
病房传来美妙音乐
上海交大携手南加大联合培养文创人才
解决青蒿素低价供应难题
五千个就业岗位定向寻找“未来工程师”
退休啦!如何安度晚年?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8传统中医医学应与现代科技更多交叉 2015-11-12 2 2015年11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