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1月1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几十年没看到这么正宗的本帮菜了!”
孙云
■ 今天上午10时,上海本帮菜大赛现场,参赛选手捧出自己的特色菜式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几十年没看到这么正宗的本帮菜了!”在今天上午举行的浦东餐饮行业职工技能比武“本帮菜”大赛上,中国烹饪大师、评委赵昌年连称惊喜。一道已在浦东“老八样”宴席上消失几十年的“扣淡菜”,让精通“老八样”的浦东烹饪协会会长姚福原和其他评委们直呼意外。

  上午7时30分,100余名来自浦东各饭店的大厨们就穿戴整齐,在锅灶前忙碌起来了。有的在把冬笋、豆腐干、火腿肉切成2毫米宽、9厘米长的细丝,有的在冒烟的大油锅里炸走油肉,有的在搓浦东圆子和野菜塌饼,厨房间里飘出各种香味,让人食指大动。

  十五六岁起就跟着爷爷在浦东杨思地区走街串巷专门烧“流水席”的姚福原说,“老八样”是浦东本帮菜的代表,得名于本地人结婚正日子那天的午餐。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都知道,结婚要在家里办三天流水席,正日子当天中午,每张八仙桌坐八个客人,除了一盆堆得高高的什锦冷盘,还要有“四扣碗四汤碗,四大菜八热炒”。

  最先端上桌的一般是八个炒菜,虽然说是炒菜,不过,浦东本帮菜有多汤水、烧焖羹汤为主的传统,所以,大部分也是装在大海碗里,一盆子汤汤水水。接下来,再端上四道大菜,一般是全鸡、全鸭、全鱼和一只大蹄髈。

  记者从浦东烹饪协会了解到,浦东“老八样”有百年历史,不过如今能做全套的饭店已经不多,所以,今天只有八家饭店独立参赛,有的不得不由两三家饭店组团联手,一些选手也在台下暗暗比较各个菜式“正宗不正宗”。一些来观摩的市民也说,认识“老八样”、吃过正宗“老八样”的本地人也越来越少,举办比武大赛推广发扬很有必要。

  最终获奖的“老八样”,既有漂亮刀功和原汁原味的浦东传统,还有器皿摆盘上的创新。比赛现场的行家们说,“老八样”菜式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扣淡菜”之类具有海边农家特色的一些干海鲜渐渐淡出视线,蛋饺也从足足有半个盘子大变成了“一口吞”的迷你身材,更适合现代人口味。 本报记者 孙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互动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电力专版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专版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财经新闻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广告
中国杭州明年将办G20峰会
沪剧《邓世昌》受大学生追捧
“周岁”沪港通 仍是“潜力股”
“几十年没看到这么正宗的本帮菜了!”
实践的意义
五年内将实现 一公里充电圈
“残独家庭”的养老难题
手持新版百元钞 便利店却不买账
巴黎系列恐袭案 幕后主使是他吗
报头
新民晚报一版要闻A01“几十年没看到这么正宗的本帮菜了!” 2015-11-17 2 2015年11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