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勇毅(连载28)
陈明仁上将:“哪晓得陈明仁比我还不怕死!”
国民革命军东佂军开赴前线后,初战东莞。陈明仁将军因患病,副营长张际春欲以担架将陈明仁送往后方,将军坚辞。是役,时任见习排长的陈明仁身先士卒,敢打敢冲,指挥一个排在东莞城内,勇夺制高点,以一排人缴获对方一营人的枪,立大功一次。战后,团长刘尧宸摸摸陈明仁的脑袋,夸奖道:“我以为我是世界上最不怕死的人,哪晓得陈明仁比我还不怕死!”
陈明仁上将:攻克惠州城的“敢死队长”
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时任二师四团三连连长的陈明仁参加攻打惠州。惠州城墙坚固,三面环水,东征军以云梯登城,伤亡惨重,三鼓而不下。攻城关键时刻,刘团长任命陈明仁将军为“敢死队队长”,并与陈明仁亲往攻城现场,不料,敌一弹击中刘之头部,刘饮弹阵亡。陈明仁极为悲愤,誓与报仇,自捆绑手榴弹于腰间,插青天白日旗于后背,提抢登上云梯。其时,蒋介石举望远镜亲见其冒着弹雨,攀梯悬空而上,身影矫健,动作麻利。至顶,一跃而登上惠州城头。蒋大喜,问:“擎旗登城者谁?”答:“陈明仁。”蒋介石点头曰:“嗯,这个,这个要立功!”
徐海东大将:“杀了我,谁去杀敌人?”
1933年初春,红二十五军围攻七里坪,未果,自损3000余人。省委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大计。徐海东直言沈泽民为“小资产阶级的领导,只顾自己喝饱吃足,不顾红军战士死活”。沈大怒,当场推押其出会场,命作检讨,并拟以“肃反重点人物”处置。当是时,忽报国民党军大举进攻,徐海东将军暗忖:冤死不如战死。遂直奔前线,脱棉衣,赤膊挥刀,浑身筋突,率交通队官兵冲向敌阵。国军大骇,溃退。沈泽民目睹此景,亲往慰问徐海东将军。沈紧握将军手曰:“惭愧,惭愧,险些误杀忠良。”将军傲然曰:“杀了我,谁去杀敌人?”
罗元发中将:“一场真正的肉搏战,足足拼杀几个小时”
红五军团为赵博生、董振堂宁都起义之部队,下属三十四师以“大刀队”而震慑敌军。该师官兵凡作战,先以枪射,次以手榴弹炸,再挥大刀砍杀。凡用大刀肉搏时,官兵皆赤膊露体,喊声震天,势不可挡也。1931年冬,罗元发将军参加了福建水口圩反击战。罗元发将军告余:“这是一场真正的肉搏战,足足拼杀几个小时,敌人被我方大刀吓坏了,纷纷逃命。大小河沟里的水都被血染红了。”战后,赵博生见将军连声赞道:“你们这仗打得好,打得好!”
萧克上将:端机枪射击,打中敌机机翼
1931年7月某日,时任红军师师长的萧克将军于万泰中心县沙村树林间为红军士兵作报告。忽闻“隆隆”飞机声由远而近,将军若无其事,报告照旧;继见三架国军飞机俯冲射击,将军仍镇定自若,出树林观之,以断坡作隐蔽,待敌机再次俯冲射击,将军端机枪还击,其勇无比。张爱萍将军亲见萧克射出子弹打中敌机机翼,敌机仓皇而逃。
罗元发中将:过湘江头部负伤,仍继续指挥战斗
罗元发将军言,红军长征过湘江时打得最为惨烈。其时,连以上干部大多负伤,全团官兵伤亡过半,三个营长两个牺牲,连长伤亡排长代理,营长负伤连长代理。团长负伤,李天佑师长派师参谋长代团长,不幸阵亡。罗元发将军头部负伤,仍继续指挥战斗。将军曰:“记得当时彭德怀连发几封电报,内容几乎一字不差:不惜一切代价,掩护中央纵队安全过江。”
王震上将:每至关键时刻,必站立一线前沿指挥
王震将军作战以勇猛著称。1938年冬,日寇进军汾河,直指晋东南。王震将军奉命夺汾河。战前动员,将军立一棺上,挥拳大声曰:“我领头向前冲,要死我先死,死后装进这口棺材里。”是役,部队激战一昼夜,大捷,将军头部负重伤。王震将军指挥作战,每至关键时刻,必站立一线前沿。1947年5月4日,我军总攻蟠龙镇。时任二纵司令员的王震将军至前沿,见敌有溃逃迹象,急取卡宾枪,跃出战壕,大喊道:“我是王震,跟我来!”部队官兵士气大振,潮涌而上,随将军冲向蟠龙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