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学校打头阵
海外办学的路上,印度私立高等院校的反应更灵敏、行动更迅速。
印度有不少以工科见长的高等院校,虽然学术过硬,但苦于是公立学校,仍然局限于国内发展。印度工商联合会专家肖芭·米什拉·高什注意到,不少资源充足的私立大学正积极向海外扩张。
今年10月,印度阿米提大学在罗马尼亚的分校开张。成立不到20年,这所私立学校已经拥有众多海外分校,地盘扩展至美国、英国、新加坡、阿联酋和中国等地。“我们的目标是10年内在全球开办50家分校。”校长阿图尔·乔汗说。
阿米提大学总部位于德里东部。校内绿树红墙,设备先进,传媒专业的直播室装备毫不逊于专业电台水平。学校目前开设240门课程,以工程和商业管理为主,共有12.5万名在读学生,其中大部分就读于印度境内的20多处校址,只有1万多名学生就读海外分校。
阿米提大学本身是一个非营利教育机构,为印度大企业AKC集团所有。对于扩大学校规模和海外影响力,集团公司的老总们表现出强烈兴趣。该校的竞争对手却对此嗤之以鼻:校园又大又多,并不意味师资更强或者教学质量更高。“在太多的地方开分校太多、太快,会消耗实力。”另一所私立学校的校长说。
海外扩张的道路上,阿米提大学确实走过冤枉路。学校原计划投资1.52亿美元在伦敦建分校。这项计划最后被迫推迟,因为英国收紧签证政策,导致非英籍海外生源锐减。这笔钱最后被用于在迪拜建分校。
如今,共有2000多名学生就读于阿米提大学迪拜分校,校园占地6平方公里。乔汗说,建分校不是一时之计,“下个一百年我们也会在那儿(迪拜)办学”。
学费三倍于国内
在海外办学的不少印度高校,虽然走出了国门,却仍然瞄准印度市场,目标生源是印度有钱人家的孩子或者海外印裔子女。
印度国内高等教育市场增长迅速,但竞争也同样激烈。据估计,到2020年,将有4200万印度人会谋求高等教育。然而,印度的教育市场拥挤不堪,仅有3.5万所学院和700多所大学供学生选择。从商业角度出发,瞄准海外2800万印度裔海外人士和每年出国求学的20万印度人,无疑更有胜算。
印度工商联合会专家高什指出,不少高校的海外分校目标生源是印度有钱人家的孩子,尤其是成绩不好的孩子。以阿米提大学迪拜分校为例,本科生每年学费1.3万美元左右,相当于在印度读书的三倍。价钱是贵了点,但比起在印度,进迪拜分校要容易许多。
马尼帕尔大学本部位于印度北部卡纳塔克邦,一共开有6家海外分校。学校副校长维诺特·巴特介绍,每年有6万名印度学生竞争学校本部医学系的190个入学名额,但在位于尼泊尔博克拉的分校医学院,竞争则没有这么激烈。
印度比拉科学技术研究院也在迪拜开有分校。分校校长拉南德拉·纳拉扬·萨哈也同意,对于不少富家子弟而言,海外分校格外有吸引力,因为在印度国内,他们根本考不上同等水准的大学。
比拉科学技术研究院的迪拜分校2000年开张,计划4年内实现招生人数从1800人增至2500人。迪拜分校的在读生大部分是印度人,主要修读工程和生物技术专业。
别指望短期致富
英国智库“无国界高等教育观象台”预言,海外办学是世界各国高校大势所趋。预计到2020年,各国高校将在海外开办280所分校,而2006年仅为82所。海外分校增长强劲,主要集中为“南南合作”,如印度院校在非洲和亚洲等地开分校。
印度高校海外扩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提高在全球高校排行榜中的位置。那些知名度较高、广受认可的高校排行榜都看重一个因素——外籍学生比例。在海外办学,能够显著提高此项得分。
在《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全球高校排名中,比拉科学技术研究院作为一家印度私立学校罕见地占有一席之地,虽然仅位于从第600名至第800名的低端排名中。
私立教育机构其实心里都明白,无论出于何种动机在海外创建分校,都不要指望短期致富。“我们非常耐心,我们着眼于未来10到15年。”阿米提大学校长乔汗说。不过,马尼帕尔大学校长强调,“要有把整个世界视为市场的决心”,同时不要忽略国内市场。 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