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沪上举办的艺术大展有个小众展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尽管它隐在艺术展的一个角落里,但还是被敏锐的艺术爱好者们发现了,它的名字叫“2015密斯·凡德罗欧盟当代建筑奖”作品展,然而展览上的一件件作品不仅展示了建筑美,更展现了真正的艺术创造力。
得奖秘诀:恰如其分更迷人
夺得今年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欧盟当代建筑艺术大奖的是波兰什切青爱音乐厅。乍一看,仿佛百褶裙那样的纯白,远远地看过去颇有哥特式教堂风韵的根根尖顶,你对它的另一印象就是窗户很少了;但是,转到正面,门楣上面几乎整面墙都是玻璃,还有玻璃里三层楼高通贯大空间里透出来的金灿灿,奶黄、橘黄、深棕,层次极丰富,仿佛云蒸霞蔚般的所在;内部空间一片白,音乐厅里则用淡淡的金黄作为背景颜色。夜晚,音乐厅仿佛变成了高贵纯洁的白衣少女,晶莹剔透,身姿曼妙。
这栋建筑最大的特点是“极少”。这栋建筑周围环境和建筑物对其很是约束,采用大片玻璃墙来通透空间,就是要用简洁、简单的材料,与周围颜色深暗、有些笨拙压抑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音乐厅摆正了人与环境的关系,把“少即是多”臻至妙境。
设立之初:“细节就是上帝”
密斯·凡德罗是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他非建筑科班出身,也当过多年的学徒。他设计了很多有名的建筑,比如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曼海姆国家剧院等。学徒出身的凡德罗打小就对石头等材料和工艺十分敏感,在他眼里“细节就是上帝”。在其漫长一生中,他把玻璃、石头、水以及钢材等都按需要加入自己的设计。1929年巴塞的德国馆作为“现代主义建筑”最初的成果及代表作之一,展会结束后拆除又在近60年后重建,就是因为凡德罗的直线特征风格设计让人念念难忘。于是,今天去巴塞还能看到他的建筑,将建筑学的完整与结构的朴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其建筑艺术将自然环境、人性化与建筑融在一起。
简约、开敞、精简、自然都是凡德罗突出的艺术特点。像他的国际风格建筑图根德哈特别墅从一面墙宽的玻璃窗户向外望就是满眼的葱翠,现在房子已经成了世界文化遗产;柏林国家新美术馆已经成为广场一景,高层住宅底层挑空通透见绿因为凡德罗的作品半个世纪以前就面世了:应该说凡德罗是人-设计-环境关系的一个标杆,之所以他的设计能称得上艺术也与此有关。
细节艺术:把握精准“尺度”
除了音乐厅获得大奖外,本次展会上还展示了丰富的获奖、入围作品,充分体现了欧洲设计的水平和实力。
酒庄很多人都知道,但设计酒庄研究地貌学恐怕知道的人就少了,安提诺里家族酒庄就是这样。因为葡萄酒厂与土地的关系根深蒂固,于是建筑形象入于土地之中。这样,项目的立面沿着自然坡度横向延伸,斜坡上土地里依然是成排的葡萄藤架,它就是建筑的“屋顶”了。斜坡上的切口小心翼翼地揭开了建筑(地下空间)的面纱:办公区域、葡萄酒生产区、装瓶和存储区域,一切井井有条。最神的就是窖藏室了,橡木桶当然在酒厂的心脏部位,当然要与外界隔绝,这里光线阴暗正合适。进去看,酒桶投影在赤褐色的拱顶上,酒香曼妙的韵律,神圣空灵的空间,我们立刻身在“水云间”。建筑本身就很艺术,更别提这些细节的琢磨更值得细细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