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4: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1月2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世无争的“定格记”
夏初
  ◆ 夏初

  日前,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以7.25亿美元(约合46.2亿元人民币)收购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有人说,这是在平媒行业陷入惨景后向默多克寻求庇护,而这位传媒巨鳄因“难舍自己的纸媒情怀”而选择了收购。但事实是,《国家地理》会结束它长达127年的非营利之路,增强自己在新媒体时代的效益和新的竞争力,许多《国家地理》的超级粉丝担心杂志的品质会因此改变。其实那一个个镜头下完美的“定格”并未改变,不论世界如何骄躁,它们仍旧与世无争。

  时代之子献给地球的情书

  泰国东北部廊开府,两个在瀑布下的溪河间玩耍的男孩正不亦乐乎,他们发现了一只精力旺盛的鸭子,正试图去抓住它,鸭子却凭着逃生的本能猛地飞了起来,飞过了两位少年的头顶——这幅画面来自2015年《国家地理》杂志的获奖作品。泰国是世界范围内最热门的度假地,你恐怕已经在朋友圈看过无数张亲朋好友拍摄的旅游大片。再来对比这张获奖作品,你会很容易地瞬间明白照片和摄影艺术的区别。

  摄影是拍摄者的造型和情感语言,许多艺术家谈及创作,都会表示最希望通过作品得到的是人们的共鸣。纪实摄影尤其如此,那是摄影师在亲眼所见某个令他内心激荡的瞬间后,渴望与人分享的能量。这种能量如此之强,以至于他们愿意去冒那些看起来没有必要的风险:例如仍是今年获奖作品之一的《White Rhinos(白犀牛)》,摄影师为了拍到濒临绝种的白犀牛,长时间躲在危险的非洲草丛里等待,直到三只硕大的犀牛和自己近距离亲密接触。

  已故的日本著名摄影大师东松照明被称为“战后写真之巨人”,他自述“每一次按下快门的时候,生命整体都重新凝聚起来。”而他的名言也是最完美的纪实摄影家定义——在拍摄当时,都是从非个人化的兴趣出发抓拍了自己的生活空间,过了时间以后再看,会发现摄影家也同样是“时代之子”。

  时代之子,一句话点出了一个摄影者之所以特别优秀的缘故。他们在关注着这个世界、这个时代,而绝非现如今沉迷于用前置摄像头和自拍杆的人群。正在举办全球巡展的巴西纪实摄影大师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本月的巡回展正在国内的上海自然博物馆举办。他的展览以《创世纪》为主题,所有的照片都是他献给地球的情书。“我们生活在对于地球来说至关重要的时刻,而照片是分享这个历史时刻的一种方式,我们是在书写自己的自然家园。”

  隐匿而固执的艺术语言

  相对于其他艺术作品,绝大部分摄影因其相对具象的画面和容易理解的内容,显得更加“接地气”,但即使在“人人都是摄影师”的时代,摄影艺术与普通拍照之间的距离仍然是巨大的,其中的艺术语言绝非普通人可以轻易构建和表现。例如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日本当代摄影家山本昌男,他的每幅黑白作品,都富有极深的禅意和东方哲学的精髓,故而他本人被称为“虚与空的灵性大师”。

  再把目光投向另一位生于以色列的美国摄影大师埃拉德·拉斯里,他的作品充分诠释了以美国为主流的西方当代艺术,在摄影画面中融入更多富有试验性的布置,用不同的形式来思考图像化交流的可能性。

  摄影师不仅表现自己头脑里的情感,成为时代之子。更不知不觉地在传承和重塑各自国家的文化和艺术精髓。人们从他们的作品看到东方的过去和西方的现在,在这种领悟中,东西方的未来融合才会有更多新的惊喜诞生。

  全球最受尊敬的摄影颁奖盛典:露西颁奖典礼于上月在美国举办,被称为国际摄影届的奥斯卡奖。这个奖项在过去13年共颁发了超过227500美元的现金奖励,只为追求摄影艺术的人群继续努力。尽管《国家地理》杂志被收购,但它巨大的影响力无疑不会消亡,仍将鼓舞无数热爱摄影的人,而在这些人群中,也绝不止于纪实或新闻摄影。

  记忆卡成为遗忘的代名词

  提到摄影,不得不说的是印刷。那不仅仅是一种工业,也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每一个完美的定格,最后都要明确究竟定格在何处。

  全世界范围内同一秒钟有多少人正在按下快门?这个数据恐怕永远也没法确切地统计。但这个事实上存在的数据,在短短十年内的变化一定是井喷式地增长了。但印刷照片的数量呢?80后或90后看看父母的老照片稀少而珍贵,自己手机和相机里照片数量惊人,但已经很少有人会有打印照片的习惯。

  打印保存与数码保留的区别是什么?是遗忘,或者纪念。有时,一旦你将某些事物储存在记忆卡里,便不再储存在自己的记忆中。

  联想到前一阵大受好评的皮克斯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五个情绪角色管理着我们脑袋里的记忆球。而这个时代时刻都在拍照的人们,习惯性地把记忆球都交给了相机去管理,反而在自己的脑海里,那些总被拍摄下来的瞬间,就像电影里最催泪的角色冰棒一起,消亡在永久遗忘的黑色深渊里。

  随着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极大增长,昂贵的摄影器材越来越常见,又因智能手机的普及,摄影活动真正走入了寻常百姓家,这无疑是一件令人人感到幸福的事,毕竟摄影这项活动并不想彰显自己的珍贵和稀有。只是好的作品总有一种力量引发人们的情感触动,从而带动思考。那么新的问题来了,快节奏的新网络时代与“思考”常常背道而驰。快速拍摄,快速分享,快速得到点赞,快速获得认同和满足……定格记,成为一场群众眼里的狂奔中的运动。愿在真正的摄影艺术天地,它仍然能与世无争地、清晰地发出一声声动人的“喀嚓”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新民观察·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互动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动态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热点解读
   第B04版:中国商学院/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上海物业
   第B06版:个人理财/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上市公司/金市汇市
   第B08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大数据分析
   第B12版:证券服务/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
   第B14版:金融城周报/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互联网金融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4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C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娱台历
   第C10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C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C12版:拍卖/国家艺术杂志
   第C13版:夜光杯
   第C14版:夜光杯
   第C15版:阅读/连载
   第C16版:广告
与世无争的“定格记”
致终将被遗忘的瞬间
广告
新民晚报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C04与世无争的“定格记” 2015-11-21 2 2015年11月21日 星期六